成语

束手听命

拱手听从命令。

束手听命

读音(发音): shù shǒu tīng mìng

详细解释(意思):拱手听从命令。

出处(典故): 宋·陈亮《酌古论·马燧》三镇平,则淄青之胆破矣。命一辩士持天子之诏往谕之,彼安得不束手听命哉!”

示例:

成语"束手听命"逐字解释

"束"字解释:束 

 (会意。从囗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

 同本义 

 束,缚也。--《说文》

 束帛戋戋。--《易·贲》。子夏传五匹为束。”

 束帛俪皮。--《仪礼·士冠礼》。注十端也。”

 贿荀偃束锦。--《左传·襄公十九年》

 入束矢于朝。--《周礼·大司寇》

 自行束脩以上。--《论语》

 墙有茨,不可束也。--《诗·鄘风·墙有茨》

 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束刃(捆扎兵器);束刍(捆成一束的干草);束戈卷甲(捆起兵

 束shù

 ⒈系,绑,捆~带。~手。~缚。~之高阁。

 ⒉控制,加以限制约~。拘~。整~。

 ⒊量词。捆儿两~柴草。三~鲜花。
"手"字解释: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手,拳也。--《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

 艮为手。--《易·说卦》

 三阴在手。--《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

 则不手拜。--《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

 头至手曰拜手。--《公羊传·宣公六年》注

 携手同行。--《诗·邶风·北风》

 携手同归。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邶风·击鼓》

 又如手纽(手铐);手杻(手铐之类的刑具);手脚了得(手脚厉害,指有

 手shǒu

 ⒈人体的上肢(多指腕以下部分)~背。~掌。拍~。

 ⒉拿着钥匙在~里。

 ⒊亲身~书。亲~。

 ⒋做某种事的人,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水~。助~。选~。神枪~。种稻能~。

 ⒌本领,技能显两~儿给大家看看。

 ⒍

 ⒎

 ⒏

 ⒐

 ⒑

 ①文学、艺术作品等表现的技巧。

 ②待人处世的不正当方法,也称"手腕"。

 ⒒

 ①本领,能耐。

 ②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③同"手法

 ②"。

 ⒓

 ①手做的姿势〈表〉某种含义。

 ②某种操作姿势。

 ⒔
"听"字解释: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听,聆也。--《说文》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书·泰誓中》

 无稽之言勿听。--《书·大禹谟》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听妇前致词。--唐·杜甫《石壕吏》

 夜阑卧听风吹雨。--《资治通鉴·唐纪》

 听于庭。

 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又如听知(听到);听受(聆听,用耳感受声音

 听(聽)tīng

 ⒈用耳朵接受声音~录音。兼~则明。偏~则暗。

 ⒉顺从,接受~话。~从。~指挥。言~计从。

 ⒊随,任凭~便。~凭。~之任之。

 ⒋治理,处理兼~万事(兼同时)。~政(旧指封建帝王处理政事)。

 ⒌判决断狱~讼(狱、讼官司,诉讼)。

 ⒍等候~回音。~候分派。

 ⒎马口铁筒(英语tin的译音)。也用作量词两~汽油。三~饼干。

 听yǐn 1.笑貌。 2.见"听听"。
"命"字解释: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命,使也。--《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

 出君下臣名曰命。--汉·蔡邕《独断》

 语下命者,制令也。--《贾子·礼容》

 凡尊者之言曰命。--《文选·闲居赋序》注

 维君子命。--《诗·大雅·卷阿》

 某固辞不得命。--《仪礼·燕礼》

 命田舍东郊。--《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

 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资治通鉴·赤壁之

 命mìng

 ⒈生命,生物的生活能力活~。救~。短~而亡。

 ⒉上级对下级的指令~令。任~。

 ⒊取名~名。~题。

 ⒋指派,使用~他去办。欣然~笔。

 ⒌迷信者所谓"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贵贱、生死"等瞎说生来就~苦。算~骗人钱财。

 ⒍

 ⒎

 命màn 1.轻慢;轻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