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全无心肝

比喻不知羞耻。

全无心肝

读音(发音): quán wú xīn gān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不知羞耻。

出处(典故): 《南史·陈后主纪》叔宝全无心肝。”

示例: 观其孜孜憨笑,似~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

成语"全无心肝"逐字解释

"全"字解释:全〈名〉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全,完也。--《说文》

 天子用全,上公用龙。--《周礼·考工记·王人》

 古州名。全州 

 姓

 全 〈形〉

 完全

 不明其义,君人不全。--《礼记·祭统》。注犹具也。”

 天地无全功。--《列子·天瑞》

 唯全人能之。--《庄子·庚桑楚》

 以全争于天下。--《孙子·谋攻》

 墓中全乎为五人。--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全装贯带(全副武装);全副(全套);全家;全甲(全部披

 全quán

 ⒈完整,完备,不缺少齐~。完~。十~十美。

 ⒉整个~部。~校。~军。~力以赴。

 ⒊都~到了。

 ⒋保存,照顾到,使不受损害保~。成~。两~其美。

 ⒌
"无"字解释: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无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

 无(無)wú

 ⒈没有,跟"有"相对~粮~钱。~穷~尽。

 ⒉不~仿说出。

 ⒊不分,不论,不外~分。~论,地~四方。民~异国。事~大小。~非如此。

 ⒋通"毋"。不,不要~往。

 ⒌

 无mó 1.见"南无"。
"心"字解释: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靋,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胕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内心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

 心xīn

 ⒈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脏器~脏。

 ⒉习惯上将思想的器官和思念、感情等都说成"心"~思。~情。~得。热~。谈~。开~(欢乐)。用~学习。一~一意。无贪财之~。

 ⒊中央,居中的中~∷~∮~。圆~。

 ⒋星宿名,也叫"商"。二十八宿之一。

 ⒌

 ⒍

 ⒎

 ⒏

 ①气量,胸襟。

 ②志向,抱负。

 ⒐

 ①感觉、情绪、思维等活动的总称。

 ②人的想法、内心活动情况他的~理状态好吗?

 ⒑

 ①出自内心的,真心实意~腹话。

 ②〈喻〉要害,严重~腹之患。

 ③〈喻〉亲信的人这人是他的~腹。

 ⒒

 ⒓

 ⒔

 ①做了坏事或错事常常惊怕做贼~虚。

 ②气馁,缺乏自信。
"肝"字解释:肝 

 (形声。从肉,干声。本义肝脏)

 同本义 

 肝,木藏也。--《说文》

 肝,榦也。于五行属木,故其体状有枝干。--《释名·释形体》

 赞以肝从。--《仪礼·士昏礼》

 祭先肝。--《礼记·月令》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肝肺(肝与肺);肝鬲(体内的肝和膈。鬲,通膈”,即横膈膜);肝脑(肝与脑);肝木(即肝。中医以五行之说释五脏,肝属木,故称)

 比喻人的内心 

 聊为《义鹘行》,永激壮士肝。--唐·杜甫《义鹘行》

 又如肝怀(内心);肝心(比喻人的内心);肝血(比喻赤诚之心);肝脾(比

 肝gān

 ⒈肝脏,人和高等动物重要器官之一。人的肝脏在腹腔右上部。它是体内物质代谢的中心,具有分泌、排泄胆汁,消化食物,解毒,免疫等多种功能。

 ⒉

 ①真心诚意~胆相照(真诚相处)。

 ②勇气~胆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