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笔削褒贬

笔记载。削删改。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笔削褒贬

读音(发音): bǐ xuē bāo biǎn

详细解释(意思):笔记载。削删改。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出处(典故):

示例:

笔削褒贬成语接龙

第二个字为"削"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褒"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贬"的成语

成语"笔削褒贬"逐字解释

"笔"字解释:笔 

 (会意。从竹,从聿。聿”),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

 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同本义 

 筽,秦谓之筽。从聿从竹。--《说文》。按,此秦制字。秦以竹为之,加竹。

 史载笔,士载言。--《礼记·曲礼》

 不能竟书而搁笔。--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修改文章);笔帕之敬(雅洁的礼品);笔楮难穷(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楮纸的代称)

 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

 笔 bǐ

 ①写字画图的用具钢~、蜡~、粉~。

 ②(写字、画画、作文等的)笔法运~得当。

 ③用笔写出代~。

 ④笔画'二'字有两~。

 ⑤量词一~帐、一~好字。

 【笔触】书画、文学作品等的笔法,格调锋利的~。

 【笔调】文章风格~清新。

 【笔端】写作、写字、绘画时的运笔以及所表现的意境奇光异景尽收~。

 【笔法】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这篇小说的~很新颖。

 【笔锋】

 ①笔尖。

 ②书画的笔势;文章的气势。

 【笔供】用笔写出来的供词。与'口供'相对。

 【笔画笔顺检字法】汉字字典查阅检索方法之一。要求根据笔画的多少和笔顺的先后来查检。

 【笔记文】文体的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多由分条的短篇汇集而成。

 【笔力】写字、画画或做文章所表现出的功力~刚劲。

 【笔路】

 ①笔法。

 ②写作的思路这篇文章~奇特。

 【笔势】

 ①写字、画画用笔的风格。

 ②文章的气势。

 【笔削】古时在竹简、木简上写字,要删改得用刀刮去,称'削'◇来用做请人修改文章的敬辞。笔记录。削删改。

 【笔意】书画或诗文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意境。写字、绘画时运笔的精心构思以及所表现的风格、功力。也指诗文的意境。

 【笔札】札是古时写字用的小木片,后来用笔札指纸笔,又转指写的文章。

 【笔战】用文章来进行辩论,打官司,与'舌战'相对。

 【笔者】某篇文章或某书的作者(多为作者的自称)。
"削"字解释:削 

 曲刀,书刀,削刀 

 削书刀也。--《曲礼·金工》注

 东周和秦汉时用来除去书写在木牍或竹简上的错字。又如削刀(书刀)

 简札 

 削 

 斜着刀略平地切去物体的表层 

 削则削。--《汉书·礼乐志》。注谓有所删去,以刀削简牍也。”

 为天子削瓜。--《礼记·曲礼》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墨子·鲁问》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削铅笔

 削xiāo

 ⒈用刀平着切去切~。~去。将黄瓜皮~掉。   

 削xuē义同"削"。用于一些复合词~弱。剥~。~除冗员。~减机构。

 削qiào 1.鞘。刀剑的套。

 削shào 1.距王畿三百里以内的大夫采地和公邑。
"褒"字解释:褒 
 
 (形声。从衣,保声。本义衣襟宽大)
 
 同本义 
 
 褒,衣博裙。--《说文》
 
 岂必褒衣博带,句襟委章甫哉?--《淮南子·泛论》
 
 又如褒袖(宽大的袖子);褒衣博带(大衣服,宽带子。是古代儒者所穿的衣服)
 
 高大;广大 
 
 褒 
 
 嘉奖,表扬 
 
 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又如褒赞(赞扬称美);褒显(褒扬。称美显扬);褒赏(奖赏)
 
 褒 bāo
 
 ①衣襟宽大秦家丞相府,不重~衣人。(李白《嘲鲁儒》)
 
 ②赞扬;夸奖~奖。
 
 【褒贬】评论人或事物的好坏~不一。
 
 【褒奖】表扬和奖励劳动模范应该受到~。
 
 【褒姒】西周周幽王宠妃。姒姓。褒国(今陕西勉县东)人。幽王三年(前779,)被献于周,得宠于幽王◇幽王废申后和太子宜臼,被立为后,其子伯服立为太子。申侯联络曾国,并招引犬戎攻周,杀幽王于骊山下,并俘褒姒。
 
 【褒扬】表扬。
 
 【褒义词】含有喜爱、赞许等感情色彩的词。
"贬"字解释:贬 

 (形声。从贝,乏声。本义减少;减损)

 同本义 

 贬,损也。--《说文》

 贬,减也。--《广雅》

 何以不氏,贬。--《公羊传·隐公二年》。注犹损也。”

 贬食省用。--《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又如贬颜(容颜瘦损);贬乐(减少声色之娱);贬价(降低价格);贬悴(瘦损憔悴)

 降级 

 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三国志·诸葛亮传》

 特指降职并外放;贬谪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其后

 贬 biǎn

 ①降低(封建时代多指官职,现代多指价值);减少~黜、~值。

 ②指出缺点,给予不好的评价,与'褒'相对有褒有~。

 【贬斥】

 ①降低官级。

 ②贬低并压制、排斥。

 【贬黜】降低或罢免官职。

 【贬低】有意降低对人或事物的评价。

 【贬义】言辞或字句里含有不赞成或坏的意思~词。

 【贬义词】含有厌恶、贬斥等感情色彩的词。

 【贬抑】贬低并压制。

 【贬责】指出过失、加以批评;责备横加~。

 【贬谪】封建时代指官吏降职,被派到边远地方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