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进退可度

指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同进退有度”。

进退可度

读音(发音): jìn tuì kě dù

详细解释(意思):指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同进退有度”。

出处(典故):

示例:

成语"进退可度"逐字解释

"进"字解释: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隹”,象小鸟形,下面是止”(趾)。鸟脚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故用以表示前进。本义前进,与退”相对)

 同本义 

 进,登也。--《说文》

 巽为进退。--《易·说卦》

 进退维谷。--《诗·大雅·桑葇》

 徒衔枚而进。--《周礼·大司马》

 君子三揖而进。--《礼记·表记》

 进则引之,退则策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进兵击秦军。--《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次俱进。--《资治通鉴》

 水陆并进。

 贼环而进。--明·魏禧《大铁椎传》

 猱进鸷击。--清·徐珂《清稗类钞

 进(適)jìn

 ⒈向前,跟"退"相对跃~。向前~。勇者不得独~。

 ⒉入,到里面去~门。~厂。~中学。

 ⒊收入或买入~钱。~衣服。

 ⒋向上移动更~一层楼。

 ⒌送上,奉呈~献。~酒。~言。~谏。

 ⒍推荐,吸取荐~。引~。吸~。

 ⒎旧时房院前后的层次,每一个院叫"一进"这座房屋是三~院子。

 ⒏

 ⒐

 ①向前发展,比原来好他已有很大的~步。

 ②适应时代的要求,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步思想。

 ⒑

 ⒈闭口,不说话~若寒蝉。〈引〉关闭~门。

 ⒉因寒冷而哆嗦打寒~。
"退"字解释:退〈动〉

 (会意。小篆字形。从彳,从日,从攵。彳,小步。攵,足的反写。本义向后走,后退)

 同本义 

 退,卻也。--《说文》

 宾三退负序。--《仪礼·聘礼》

 主人少退。--《仪礼·乡射礼》

 待坐则必先退席。--《礼记·玉藻》

 不可以退而谓之退。--《孙子·谋政》

 暑为之退。--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攻一时敌退。--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敌乃纷退。

 又如退到院子里;他往后退了几步;退缩(后退,回缩);退生(后退以求生);退厅(退堂。旧指官吏问案完毕,退出公堂);退藏于密(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

 退tuì

 ⒈向后移,跟"进"相对后~。不进则~。

 ⒉使向后移~兵。~敌。

 ⒊离开,辞去~下。~职。

 ⒋归还,撤消,不接受~还。~票。~货。~款。

 ⒌脱落,逐渐消失~色。衰~。减~。

 ⒍

 ①军队向后撤退。

 ②泛指后退、退缩关键时刻,不能~却。 

 ⒎

 ①落后,逐渐向下。

 ②后退的地步他留有~步。

 ⒏
"可"字解释:可〈动〉

 (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许可;同意;准许 

 可,许可也。--《广韵》

 去不我可。--《诗·小雅·何人斯》

 其殆不可乎?--《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注不可,犹不堪也。”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陈寿《隆中对》

 又如不可;可许(准许);可传(可以传后;可以传授;可以流传);可则(可作准则);可风(可为风范)

 能够;可以 

 可使以其技鸣。--清·黄宗羲《

 可kě

 ⒈是,对,允许不知~否?大家认~。得到许~的。

 ⒉能~吃。~松~紧。坚不~摧。

 ⒊值得~亲。~叹。~疑。 

 ⒋认为,感到,够得上~耻。~畏。太~恶。

 ⒌适合,合宜~口。~合心意。〈引〉尽,在一定范围内不增不减~着用钱。~着脚做鞋。

 ⒍大约年~十七八。

 ⒎字义同"却"相近你虽赞成,我~不赞成。

 ⒏字义同"岂"相近~不错了嘛!

 ⒐疑问句你~记得吗?

 ⒑加重语气她做事~真快。他工作~得劲。这~不得了!

 ⒒正,当一方明月~中庭。

 ⒓

 ①能够,有实现的条件这项工作~能提前完成。

 ②也许,或许别等了,她~能不来了。

 ⒔

 ①但,却困难虽大,~是我们能够克服。

 ②是不是你讲的~是她?

 ③加重语气真是那样,那~是好极了。

 ⒕

 ①〈表〉允许~以,马上就办。

 ②能够,适宜红薯既~以做副食,又~以代粮食。

 ③还好,不坏这种电冰箱的质量还~以。

 ④行,很,厉害你真~以,这么难办的事,都办好了。今天热得够~以。

 可kè
"度"字解释:度 

 (形声。从又,庶省声。又”即手,古代多用手、臂等来测量长度。本义计量长短的标准,尺码)

 同本义 

 度,法制也。--《说文》。按,五度,分寸尺丈引也。度起于人手取法,故从又。

 同律度量衡。--《虞书》

 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执鞭度守门。--《周礼·司市》

 吾忘持度。--《韩非子》

 又如尺度

 法制;法度 

 公室无度。--《左传·昭公三年》

 度不可改。--《左传·昭公四年》

 九曰以度教节。--《周礼·大司徒》。注谓宫室车服之制。”

 度作刑以诘四方。--《书·

 度 dù

 ①〈古〉估计;推测~已失期。(《陈涉世家》)

 ②计量长短的标准。如米、分米、厘米、毫米等(旧制是丈、尺、寸、分、厘等)。

 ③按一定计量标准划分的单位温~、湿~、硬~。

 ④弧和角的计算单位。

 ⑤划分地球经纬度的单位北京在地球上的位置是东京117~,北纬40~。

 ⑥1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

 ⑦程度;限度极~、高~、过~。

 ⑧法则制~。

 ⑨器量;对人对事宽容的程度~量。

 ⑩过;渡过欢~节日。(11)题词。次回。一年一~。(12)姓。又见duó。

 【度牒】中国封建时代由官府发给和尚、尼姑的证明身份的文件,有度牒可以免除赋税、劳役。

 【度量】对人对事宽容的程度。又作肚量。

 【度量衡】计量轻重、长短和容积的统称。度用于计量长短,量用于计量容积,衡用于计量轻重。

 【度日如年】过一天像熬一年似的。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度数】以度为计量单位所得的数目角的~、眼镜的~。

 【度制】〈数〉把圆周分为360等份,每一等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再把1度分为6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分,再把1分为6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秒。以度、分、秒作为角的度量

 单位的单位制叫做角的度分秒制,度、分、秒分别用'。'、'′'、'″'作记号。简称度制。

 度 duó推测;估计揣~。又见dù。

 【度德量力】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服人,估计自己的才能是否能胜任。

 度zhái 1.居。 2.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