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堙谷堑山

指挖山填谷。

堙谷堑山

读音(发音): yīn gǔ qiàn shān

详细解释(意思):指挖山填谷。

出处(典故): 郭沫若《宿楚雄》诗堙谷堑山通缅藏,经天纬地造蓬莱。”

示例:

第一个字为"堙"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堑"的成语

成语"堙谷堑山"逐字解释

"堙"字解释:堙 

 (形声。从土,垔声。《说文》本作垔”,从土,西声。本义堵塞)

 同本义 

 垔,塞也。--《说文》。字俗作堙,作陻。

 井堙木刊。--《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堕高堙庳。--《国语·周语》

 夷灶堙井。--《国语》

 又如堙圮(堵塞毁坏);堙窒(堵塞);堙绝(堵塞断绝);堙塞(堵塞)

 泯灭;埋没 

 绝后无主堙替隶圉。--《国语·周语下》。韦昭注堙,没也。”

 金玉本光莹,浮沙岂能堙。--宋·王安石《东方朔》

 又如堙灭(埋没);堙昧(埋没不显)

 废置,败落 

 不若堙穴伏。--《韩非子·八说》

 堙

 堙(陻)yīn

 ⒈小土山。

 ⒉填塞,堵塞~井。堑(挖)山~谷。〈引〉埋没,淹没~没。~灭。
"谷"字解释:谷〈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水形而不全,表示刚从山中出洞而尚未成流的泉脉;下面象谷口。谷”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低地,往往包含一个流

 域)

 同本义 

 水注豨曰谷。--《尔雅·释水》

 无障谷。--《公羊传·僖公三年》

 川谷径复。--《楚辞·招魂》

 含豨怀谷。--《文选·左思·蜀都赋》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向斜谷;裂谷;山谷;河谷;峡谷;幽谷;谷口(两山之间的入口);谷水(山谷的水)

 两山之间的水流 

 泉出通川为谷

 谷(穣)gǔ

 ⒈庄稼和粮食的总称种~。~物。~贵饿农。~贱伤农。

 ⒉北方称粟为"谷子"(小米)。

 ⒊南方称稻(子)为"谷子"稻~。糯~子。打~机。

 ⒋两山之间的夹区或流水道山~∮~。山林川~美。〈喻〉困境进退维~(进或退,都是困境)。

 ⒌见yù、lù。榖gǔ榖树,也叫"构"或"楮"。落叶乔木,花淡绿色,果实红色。树皮纤维可以造纸。

 谷yù

 ⒈

 谷gòu 1.小孩。 2.古代楚语谓乳。
"堑"字解释:堑 

 (形声。从土,斩声。本义护城河,壕沟)

 同本义 

 堑,防也。--《说文》

 堑山堙谷。--《史记·秦本纪》。索引绕城水也。

 深堑而守。--《史记·高祖纪》

 雙墙填堑。--《史记·司马相如传》

 又如堑渊(沟壑深潭);堑垒(深壕与堡垒);堑坎(深坑);堑谷(沉陷的坑谷);天堑

 挫折 

 堑 

 挖掘

 环而堑之。--《左传》。注沟堑也。”

 厕足而堑之。--《庄子·外物》。释文掘也。”

 堑qiàn

 ⒈壕沟,护城河深~。沟~。天~变通途。

 ⒉陷坑。〈喻〉挫折,吃亏吃一~,长一智。

 ⒊挖沟环而~之。

 堑jiàn 1.低下。
"山"字解释: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华~。

 ⒉像山的~洪。冰~。~墙(房屋两头的墙)。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蚕簇蚕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