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以刑去刑

用刑罚遏止刑罚,意指从重量刑,使百姓畏惧而不敢犯法,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

以刑去刑

读音(发音): yǐ xíng qù xíng

详细解释(意思):用刑罚遏止刑罚,意指从重量刑,使百姓畏惧而不敢犯法,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

出处(典故): 《商君书·靳令》行罚,重其轻者,轻其重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高亨注‘轻其重者’一句是衍文,《韩非子·饬令篇》无,是其证。”又《去强》以刑去刑,国治。”

示例:

成语"以刑去刑"逐字解释

"以"字解释: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以,用也。--《说文》

 以,用也。--《小尔雅》

 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封疆社稷是以。--《左传·定公十年》

 纯以形式。--蔡元培《图画》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又如以手代足(爬行。表示甘愿认错受罚);以疏间亲(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密的人);以耳为目(把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以指测河(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

 的)

 使,令 

 向欲以齐事王攻宋也。--《战国策》

 又如以彰

 以yǐ

 ⒈拿,把,用,将~礼相待。~理服人。~儆效尤。~退为进。~逸待劳。

 ⒉依,顺,按照~次进入。~此类推。

 ⒊因,因为不~人废言。不~失败而灰心。

 ⒋在,于(指日、时)~1921年7月1日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⒌来,目的在于学文化,~增长知识。遵守交通规则,~免发生车祸。

 ⒍连词~及。~至(一直到)。~致(因而)。所~。

 ⒎文言连词。用法同"而"城高~厚。地广~深。

 ⒏语气词。跟"可"、"得"、"足"、"能"、"堪"等连用可~合作。得~观赏。足~胜任。堪~媲美。

 ⒐放于位置词前〈表〉时间、方位、数量等的界限五天~内。长江~南。七尺~下。

 ⒑

 ⒒〈古〉通"已"。已经固~怪之矣。

 ⒓
"刑"字解释:刑 

 同本义 

 利用刑人。--《易·蒙》。注兑折为刑。”

 刑人之父子也。--《吕氏春秋·顺说》。注杀也。”

 杀戮之谓刑。--《韩非子·二柄》

 阴为刑。--《易·本命》

 阴将始刑。--《吕氏春秋·音律》。注杀也。”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刑马作誓。--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史记》

 又如刑牛(古代盟誓时作牺牲用的牛);刑牲(古时为了祭祀或盟约而杀牲畜);刑马(古代结盟要杀马歃血,立誓为信,称刑马”)

 惩罚 

 刑xíng

 ⒈刑罚,对犯人各种处罚的总称定~。徒~。死~。

 ⒉特指对犯人的栲打、折磨等体罚~讯。动~。
"去"字解释:去〈动〉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本义离开)

 同本义 

 去,人相违也。--《说文》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纪侯大去其国。--《春秋·庄公四年》

 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谷梁传》

 武子去所。--《左传·襄公二十年》

 不能相去。--《战国策·齐策》

 乃去。--唐·柳宗元《三戒》

 久而不去。--宋·欧阳修《归田录》

 一狼径去。--《聊斋志异·狼三则》

 东向驰去。--清·魏禧《大铁椎

 去qù

 ⒈离开~职。离~。就~。

 ⒉前往,由此到彼~学校。从成都~上海。快给他~封信。

 ⒊距,距离,差别此~那儿有两公里。相~甚远。

 ⒋除掉,放弃,减掉~掉。除~。减~。

 ⒌已过的过~的。特指刚过的一年~冬。~年。

 ⒍失掉大势已~。

 ⒎在动词前〈表〉去做或要做~杀鸡。明天~买鞋。

 ⒏在动词后〈表〉趋向或持续下~。出~。让他说~。照常做~。

 ⒐扮演(戏曲里角色)你~演书生。

 ⒑

 ⒒

 ⒓

 去jǔ 1.收藏。

 去qū 1.驱逐。
"刑"字解释:刑 

 同本义 

 利用刑人。--《易·蒙》。注兑折为刑。”

 刑人之父子也。--《吕氏春秋·顺说》。注杀也。”

 杀戮之谓刑。--《韩非子·二柄》

 阴为刑。--《易·本命》

 阴将始刑。--《吕氏春秋·音律》。注杀也。”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刑马作誓。--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史记》

 又如刑牛(古代盟誓时作牺牲用的牛);刑牲(古时为了祭祀或盟约而杀牲畜);刑马(古代结盟要杀马歃血,立誓为信,称刑马”)

 惩罚 

 刑xíng

 ⒈刑罚,对犯人各种处罚的总称定~。徒~。死~。

 ⒉特指对犯人的栲打、折磨等体罚~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