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重山峻岭

连绵起伏的高山。

重山峻岭

读音(发音):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详细解释(意思):连绵起伏的高山。

出处(典故): 《宣和画谱·赵令穰》使周览江、浙、荆、湘重山峻岭,江湘溪涧之胜丽,以为笔端之助,则亦不减晋宋流辈。”

示例:

重山峻岭成语接龙

成语"重山峻岭"逐字解释

"重"字解释:重  chong

 (字源见重”)

 重复,重叠 

 四阿重屋。--《考工记·匠人》。注复笮也。”

 设重帘。--《周礼·掌次》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王无重世之德。--《史记·春申君传》

 重金兼紫。--《后汉书·吕强传》

 圜有九重,孰营度之?--《楚辞·天问》

 又如这两个例子重了;重句(重复的文句);重字(重复的字);重卦(重叠八卦);重席(重叠的垫席);重轩(双重栏杆)

 双,成对 

 盖二以重。--《仪礼·少牢礼》

 又如重五(阴历五月初五日,即端阳节);重瞳(传说舜与
"山"字解释: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华~。

 ⒉像山的~洪。冰~。~墙(房屋两头的墙)。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蚕簇蚕已上~。
"峻"字解释:峻 

 (形声。从山,雋声。本义高而陡峭)

 同本义 

 山峻高而蔽日兮。--《楚辞·屈原·涉江》

 山道峻隘。--《北齐书·高昂传》

 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而求生。--《韩非子·奸劫弑臣》

 又如峻危(高耸险峻);峻朵(高峻的山峰);峻岭(崇高的山岭);峻绝(极为陡峭)

 严酷,严厉 

 乃峻责租调。--《新唐书·李实传》

 严刑峻法。--《论衡·非韩》

 因以峻文诋之。--《后汉书·朱浮传》

 又如峻政(苛政);峻责(严厉责求);峻拒(断然拒绝);峻辞(断然辞绝)

 高超 

 峻jùn

 ⒈高而陡峭崇山~岭。〈引〉高,大~宇雕墙。

 ⒉严厉~法。严~。
"岭"字解释:岭 

 (形声。从山,领声。本义山道;山坡)

 同本义 

 岭,山道也。--《说文新附》

 日末涧增波,云生岭逾叠。--南朝 宋·谢灵运《登上戍石鼓山》

 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亦泛指山峰 

 予登岭上。--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岭外望之。--宋·沈括《溪笔谈》

 又如翻山越岭;岭隘(山岭上险要的隘口);岭北(山峰北面;五岭之北)

 相连的山,山脉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又如岭阴(岭北。山的北面);岭坫(山岭屏障、边缘)

 高大的山脉;山脉的干

 岭(巟)lǐng小而尖的山,泛指山,山脉南~。五~。秦~。崇山峻~♂看成~侧成峰。

 岭líng 1.见"岭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