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掇青拾紫

指获取高官显位。青、紫,古时公卿的服色。

掇青拾紫

读音(发音): duō qīng shí zǐ

详细解释(意思):指获取高官显位。青、紫,古时公卿的服色。

出处(典故): 《歧路灯》第五二回况你颇有聪明,实指望掇青拾紫。我问你,至今功名何如?”

示例:

掇青拾紫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掇"的成语

成语"掇青拾紫"逐字解释

"掇"字解释:掇 

 (形声。本义拾取)

 同本义 

 掇,拾取也。--《说文》

 患至掇也。--《易·讼》

 承蜩犹掇之也。--《庄子·达生》

 览取挢掇。--《淮南子·要略》

 成益惊喜,掇置笼中。--《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掇撷(采摘,拾取);掇桂(折桂);掇蜂(喻离间骨肉)

 挪;搬取 

 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告了门。--《水浒传》

 又如掇盆;掇床

 选取 

 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宋·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凡所著述五十八篇,掇其切于世事者著于传云。--《汉书·贾谊传》

 又如掇采(选取

 掇 duō拾取。

 掇duó 1.拾取。 2.指折取;搬取。 3.惹;招致。 4.选取。 5.考取。 6.侵掠,掠夺。 7.踏。 8.挖;撬。 9.掉转。 10.耸动。 11.怂恿;哄骗。参见"掇赚"。

 12.打发;催逼。参见"掇送"。 13.通"缀"。连结。 14.通"剟"。削,除去。 15.通"辍"。停止。 16.用同"惙"。疲乏。参见"掇掇"。 17.量词。犹撮。

 掇zhuō 1.短。
"青"字解释:青〈形〉

 (会意。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青”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蓝色)

 同本义 

 青,东方色也。--《说文》

 正东曰青州。--《周礼·职方氏》

 时则有青眚青祥。--《洪范五行传》。注木色也。”

 其色青。--《素问·风论》。注肝色。”

 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周礼·职金》。注青,空青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又如青磷(磷火。俗称鬼火);青靛(深蓝色);青焰焰(青蓝色);青云万里(比喻前程远大);青云干吕(庆云翔集,应乎六吕。是一种吉

 青qīng

 ⒈颜色

 ①深蓝色~天。~,取之于蓝,而~于蓝。

 ②深绿色~草。草色入簾~。

 ③黑色~线。~布。

 ⒉深绿色的东西,多指嫩苗的庄稼、花草等看~。踏~。~苗。~黄不接(新苗未成熟,陈粮已经吃完。〈喻〉暂时缺乏或前后接不上)。

 ⒊〈喻〉年轻,也指青年~春。~工。共~团。老中~。

 ⒋

 青jīng 1.见"青青"。
"拾"字解释:拾 

 (形声。从手,合声。本义捡取,从地上捡起来)

 同本义 

 拾,掇也。--《说文》

 犹拾遗于涂,摭弃于野。--《论衡·逢遇》

 故周之夺殷也,拾遗于庭。--《韩非子·安危》

 犹拾瀋也。--《左传·哀公三年》

 俯有拾,仰有取。--《史记·货殖列传》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拾视之,非字而画。--《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拾粪;拾麦穗儿;拾毛(拣界外球。毛用毛充塞内部的球);拾芥(拾取地上的小草。比喻取之极易);拾石为砚(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用作砚台);拾夺(拾

 拾shí

 ⒈"十"的大写。

 ⒉捡起来~谷穗。~得一个皮包。~金不昧。

 ⒊整理,修理收~。~掇。 

 拾jié 1.更递;轮流。

 拾shè 1.蹑足而上。
"紫"字解释:紫 

 (形声。从糸,此声。本义紫色,蓝和红组成的颜色)

 同本义 

 紫,帛黑赤色也。--《说文》

 恶紫之夺朱也。--《论语》。孔注间色之好者。”

 玄冠紫緌。--《礼记·玉藻》

 紫衣狐裘。--《左传·哀公七年》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

 紫绮为上襦。--《乐府诗集·陌上桑》

 佩紫怀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披紫衣。--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

 披紫裳。

 绾黄纾紫。--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紫棠色(黑里带红的颜色);紫玉(紫色的宝玉;箫笛。古人多截紫竹为箫笛,因称箫笛为紫玉);紫

 紫zǐ

 ⒈红与蓝合成的颜色万~千红。

 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