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

涸使水干枯;泽聚水的洼地;焚烧毁。把池水戽干来捕鱼,将林地烧毁来打猎。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

读音(发音): hé zé ér yú,fén lín ér liè

详细解释(意思):涸使水干枯;泽聚水的洼地;焚烧毁。把池水戽干来捕鱼,将林地烧毁来打猎。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出处(典故): 《文子·上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示例: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成语接龙

第四个字为"渔"的成语

第五个字为"焚"的成语

第六个字为"林"的成语

第八个字为"猎"的成语

成语"涸泽而渔,焚林而猎"逐字解释

"涸"字解释:涸 

 (形声。从水,固声。本义失去水而干枯)

 同本义 

 涸,竭也。--《尔雅·释诂》

 仲秋之月…水始涸。--《礼记·月令》

 商涸旱。--《吕氏春秋·慎大》。注涸,枯也。”

 兀若枯木,豁若涸流。--陆机《文赋》

 又如涸辙(鱼在干涸的车辙中。比喻处于困境之中,急待救援);涸泽(干涸的沼泽;抽干沼泽的水);涸流(枯竭的水流);涸溜(干枯的小水流)

 竭;尽 

 措国于不倾之地,积于不涸之仓,藏于不竭之府。--《管子·牧民》

 又如涸思干虑(犹言绞尽脑汁)

 涸hé水干干~。~海以为盐。
"泽"字解释:泽 

 (形声。从水。瞘声。本义光泽,润泽)

 同本义 

 泽,光润也。--《说文》

 共饭不泽手。--《礼记·曲礼》

 泽剑首。--《礼记·少仪》

 实诸泽器。--《考工记·慌氏》

 顺非而泽。--《荀子·礼论》

 芳与泽其杂糅兮。--《离骚》

 热多则淖泽。--《素问·经络论》

 色沃不泽。--《素问·玉机真藏论》

 色泽莹润。--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根色鲜泽。--宋·沈括《梦溪笔谈》

 仁义不足泽其性,礼乐不足锢其情。--王安石《太古》

 又如泽雨(润泽万物之雨);泽器(润泽光滑的器皿);色泽(颜色和光泽)

 水深

 泽(澤)zé

 ⒈聚积水的地方沼~〓~。深山大~。

 ⒉湿,雨露润~。雨~。

 ⒊恩惠恩~。

 ⒋金属或别的物体发出的光亮光~。色~。

 泽shì 1.通"释"。松散,解散。 2.通"舍"。

 泽yì 1.通"醳"。酒。 2.通"怿"。乐。

 泽duó 1.见"格泽"。 2.通"?
"而"字解释:而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

 义 

 而,颊毛也。--《说文》

 而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

 而 ér

 ①〈古〉你;你的余知~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必欲烹~翁。(《史记·项羽本记》)

 ②表示并列、转折、顺接等国富~兵强、知一~不知二。

 而néng 1.能够。 2.能力,才能。 3.安定。
"渔"字解释:渔 

 (会意。从水,从鱼。小篆从二鱼。本义捕鱼)

 同本义 

 渔,捕鱼也。--《说文》

 命渔师伐蛟,命渔师始渔。--《礼记·月令》

 獭祭鱼然后渔。--《诗·鲡传》

 渔者走渊。--《淮南子·说林》

 以渔采为业。--《汉书·王莽传》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又如渔樵(打鱼砍柴);渔采(捕捞采集);渔事(捕渔业);渔弋(捕鱼猎禽);渔泽(可供垂钓的水泽);渔矶(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掠夺 

 民方苦于侵渔,果所在响应。--方勺《方腊起义》

 又如渔色渔财(猎取美女和财物);渔猎女色(似捕鱼打

 渔yú

 ①捕鱼。

 ②捕鱼的人。

 ③侵占,掠夺。

 ④泛指寻觅。
"焚"字解释:焚〈动〉

 (会意。从火,从林。甲骨文字形,象火烧丛木。古人田猎,为了把野兽从树林里赶出来,就采用焚林的办法。本义烧山)

 用火烧山林宿草。 

 焚,烧田也。--《说文》

 焚咸丘。--《公羊传·桓公七年》。传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

 焚林而田。--《韩非子·难一》

 烧

 焚,烧也。--《广雅》

 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遂从而尽焚之。--《左传·成公十三年》

 乃焚大槐。--《庄子·外物》。司马注谓霹雳时烧大树也。”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汉·贾谊《过秦论》

 焚拜如

 焚 fén烧~烧。~书。自~。

 焚fèn 1.倒毙。参见"焚身"。
"林"字解释:林〈名〉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同本义 

 林,平土有丛木曰林。--《说文》

 野外谓之林。--《尔雅·释地》

 有鹤在林。--《诗·小雅·白华》

 每大林麓。--《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

 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释名》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晋·陶潜《桃花源记》

 蔽林间窥之。--《黔之驴》

 又如竹木林;山林(有山有树林的地方);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树林,丛林);林浪(林琅、琳琅、林郎。丛林);林麓(森林与山脚);林泉(林木与泉石);林错

 林lín

 ⒈成片的树木或竹子等树~。竹~。森~。防护~。封山育~。

 ⒉指林业农~牧副渔。

 ⒊〈喻〉林立的、众多的,在一起的人或事石~。碑~。儒~。著作之~。

 ⒋
"而"字解释:而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

 义 

 而,颊毛也。--《说文》

 而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

 而 ér

 ①〈古〉你;你的余知~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必欲烹~翁。(《史记·项羽本记》)

 ②表示并列、转折、顺接等国富~兵强、知一~不知二。

 而néng 1.能够。 2.能力,才能。 3.安定。
"猎"字解释:猎 

 (形声。从犬,巤声。本义打猎,捕捉禽兽)

 同本义 

 猎,放猎逐禽也。--《说文》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诗·魏风·伐檀》

 执弓挟矢以猎。--《礼记·月令》

 楚蒵艾猎,字叔敖。--《左传·宣公十一年》

 吏所猎也。--《太玄·毅》。注捕也。”

 将军猎渭城。--唐·王维《观猎》

 单于出猎。--《汉书·李广苏建传》

 教我猎虫所。--《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猎火(打猎时焚山以驱兽的火);猎围(猎捕禽兽的围子);猎士(打猎的壮士);猎夫(猎手、猎民、猎者、猎客、猎师、猎徒。猎人);猎食(捕捉或寻找食物;

 猎(玞)liè

 ⒈捕捉禽兽打~。~获。~鸡。

 ⒉打猎的~人。~枪。

 猎xī 1.见"猎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