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牛骥共牢

骥好马。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共处。

牛骥共牢

读音(发音): niú jì gòng láo

详细解释(意思):骥好马。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共处。

出处(典故): 《晋书·张载传》及其无事也,则牛骥共牢,利钝齐列,而无长涂犀革以决之,此离朱与瞽者同眼之说也。”

示例:

成语"牛骥共牢"逐字解释

"牛"字解释:牛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牛,大牲也。--《说文》

 坤为子母牛。--《易·说卦》

 纯离为牛。--《左传·昭公五年》

 东邻杀牛。--《礼记·坊记》

 牛曰太牢。--《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牛田牧田。--《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

 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诗集·敕勒歌》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牛niú

 ⒈家畜,反刍类动物。有黄~、水~、牦~、瘤~等多种。我国产的黄~、水~,力大,能耕田、拉车等。奶、肉供食用。皮制革,骨和角可做器物。

 ⒉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骥"字解释:骥 

 (会意。从马,冀声。按左传,冀之北上,马之所生,是冀亦兼会意。本义好马;良马)

 同本义 

 骥,千里马也。--《说文》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

 又如骥子(良马;比喻才能特出的人);骥尾(千里马的尾巴。比喻追随在德行好、地位高或能力强的人的后面);骥足(千里马的脚。比喻高才)

 比喻杰出的人才 

 世不乏骥,求则可致。--《晋书·虞预传》

 骥骜

 

 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吕氏春秋·察今》

 骥jì骏马,好马按图索~。老~伏栃志在千里(栃马槽)。
"共"字解释:共 

 供奉 

 不共神祗。--《国语》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左传》

 恭敬。通恭” 

 共武之服。--《诗·小雅·六月》

 虔共尔位。--《诗·大雅·韩奕》

 公卑杞,杞不共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共承嘉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集解敬也。”

 又如共命(敬从命令);共勤(恭谨勤劳);共承(恭敬地承奉);共奉(敬奉,供奉)

 供给;供应。通供” 

 共其羊牲。--《周礼·羊人》

 事之共给。--《国语·周语》

 不能共亿。--《左传·

 共gòng

 ⒈同,一样,一道~同。~性。~勉。同甘~苦。

 ⒉总,合计总~。~计三十八元。

 ⒊共产党的简称中~。俄~。

 ⒋〈古〉通"恭"、"供"、"拱"。

 共gǒng 1.拱手,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 2.环绕。 3.法。

 共gōng 1.供给;供应;供奉。 2.供职,奉职。 3.通"恭"。恭敬。 4.古国名。在今甘肃省泾川县北。 5.古国名。在今河南省辉县,西周时为共伯封国,后为卫邑。 6.

 谥号。 7.姓。春秋时有共华。见《左传.僖公十年》。

 共hóng 1.大。
"牢"字解释:牢〈名〉

 (象形指事。据甲骨文,里面是个牛”字,外面象养牛的圈。泛指一般养性畜的栏圈。本义关养牛马等牲畜的圈)

 同本义 

 牢,闲养牛马圈也。--《说文》。按,牛羊豕之闲曰牢。

 执豕于牢。--《诗·大雅·公刘》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祀五帝则系于牢。--《周礼·充人》

 长幼群聚,而为牢藉。--《列子·仲尼》

 元端以临牢筴。--《庄子·达生》

 又如牢栈(圈养牲畜的栅栏);牢筴(猪圈);牢藉(猪圈)

 古代祭祀或宴享时用的牲畜。牛羊豕各一曰太牢,羊豕各一曰少牢 

 天子社稷皆太牢,诸

 牢láo

 ⒈饲养牲畜的栏圈亡羊补~(〈喻〉事后及时补救)。

 ⒉〈古〉作祭品用的牛羊猪太~(牛羊猪齐全)。少~(只有羊猪)。

 ⒊监禁犯人的地方监~。坐过~。

 ⒋坚固,永久~固。~记。~靠。~不可破。

 ⒌

 ⒍

 牢lóu 1.削减。

 牢lào 1.搜刮,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