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干名采誉

干求;采取。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名誉。

干名采誉

读音(发音): gān míng cǎi yù

详细解释(意思):干求;采取。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名誉。

出处(典故): 《汉书·终军传》偃已前三奏,无诏,不惟所为不许,而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

示例:

干名采誉成语接龙

成语"干名采誉"逐字解释

"干"字解释:干〈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叉子一类的猎具、武器,本是用于进攻的,后来用于防御。本义盾牌)

 同本义 

 盾,自关而东或谓之干。--《方言》九

 朱干玉戚以舞大武。--《礼记·祭统》。注朱干,赤盾。”

 司干。--《周礼·春官·序官》

 礼义以为干橹。--《礼记·儒行》。注干橹,小榡大榡也。”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下》

 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韩非子·五蠹》

 又如∶干羽(盾牌和雉羽,供乐舞之用);干革(干即盾;革即甲胄类。泛指兵器);干橹(小盾大盾);干戎(兵戎。通称兵器、军队)

 岸;水畔

 干gān

 ⒈盾牌执~。~戈(泛指兵器)。

 ⒉冒犯,冲犯~法官。〈引〉冲哭声直上~云霄。

 ⒊牵连,涉及~连。不相~。

 ⒋强行过问,硬管~涉。~预。

 ⒌求取,追求~求。

 ⒍ 岸,水边湖~。江~。

 ⒎

 ⒏

 ⒐

 ⒑

 ⒒

 。

 ⒓无水份或少水份的,跟"湿"相对~燥。~谷子。~麦草秆。

 ⒔水份少的食品饼~儿。豆腐~。

 ⒕尽净,枯竭,空虚~杯。~涸。外强中~。

 ⒖徒劳,白白地~坐。~等这么久。不要~着急。

 ⒗拜认的亲属关系~爸爸。~女。

 ⒘待慢,不理睬真没想到,他会~起我们。

 ⒙忿恨话,使对方难堪他~了我一顿。"乾"另见qián㈠。⒚

 干gàn

 ⒈主体,重要的部分树~。躯~。

 ⒉做,办,搞~事。说~就~。大~快上。

 ⒊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练。才~。

 ⒋

 ⒌干部(公务员)的简称~群关系。

 ⒍〈方〉坏,糟这事办~了。

 干hán 1.井垣,井栏。

 干gǎn 1.小竹。
"名"字解释: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名,自命也。--《说文》

 黄帝正名百物。--《礼记·祭法》

 名之曰幽厉。--《孟子》

 名公器也。--《庄子·天运》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乐府诗集》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名之者谁。--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名蟹壳青”。--《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名品(辨明品级)

 称说;说出 

 不能名其一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不可名状;莫名其妙;名状(形容描述)

 出名,有名

 名míng

 ⒈人或事物的称谓~字。~称。地~。

 ⒉说出,叫出莫~其妙。无以~之。

 ⒊声誉,有声誉的出~。有~。~人。~言。~医。~将。

 ⒋计人数的量词教师五~。

 ⒌

 ①借用作某件事的身份、资格我以工会会员的~义。

 ②指表面上、形式上的名称,也简作"名"挂~。有~无实。

 ⒍
"采"字解释:采 

 (会意。从爪从木。甲骨文,上象手,下象树木及其果实。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本义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来)

 同本义 

 采,捋取也。--《说文》。字俗作採。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诗·周南·关雎》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诗·邶风·谷风》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诗·小雅·采薇》

 行以肆夏,趋以采荠。--《周礼·乐师》。司农注乐名。或曰皆逸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饮酒》

 又如采花;采果子;采及葑菲(对别人征求意见时的谦辞)

 引申为采集;搜集 

 古有

 采 cǎi

 ①摘(花、果子)~蘑菇。

 ②开采~矿。

 ③搜集~样。

 ④选取~购。

 ③精神;神色神~、兴高、烈。

 ④同'彩'。又见cài。

 【采茶扑蝶】钢琴曲。刘福安作曲,根据福建民间舞蹈《采茶灯》改编。乐曲欢快活泼,表现了采茶女的喜悦心情。属再现的三段体。

 【采茶戏】戏曲的一种类别。是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各种采茶戏的统称。均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艺术风格同花鼓戏、花灯戏相近。

 【采访】搜集寻访。多用于新闻活动~老工人、~新闻。

 【采风】

 ①搜集民歌。

 ②创作人员到基层体验生活,搜集材料。

 【采纳】接受(意见、建议、要求、方案)。

 【采石之战】南宋抗金重要战役之一。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废帝完颜亮率军攻宋,十一月自西采石杨林渡渡长江。南宋大臣虞允文召集宋军将士在采石(今安徽当涂北)迎

 击,大败金兵。完颜亮因金军内讧被杀,金军撤退。

 【采撷】

 ①采摘。

 ②采集。

 【采邑制】始于8世纪的西欧封建土地占有制。封主分封土地给封臣,封臣为封主尽一定的义务。初期采邑不可世袭,后逐渐变为世袭领地。采邑制促进了西欧封建制的形成和

 发展,至11世纪采邑制完全废除。

 采 cài采地,采邑,古代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田地(包括耕种土地的奴隶)。又见。
"誉"字解释:誉 

 (形声。从言,舆声。本义称赞,赞美)

 同本义 

 誉,偁也。--《说文》

 誉名美也。--《墨子经》

 状古述今曰誉。--《周书·谥法》

 君子不以口誉人。--《礼记·表记》

 佞誉诬谀。--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誉之则以为忧。--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又如誉人(称赞人);誉谀(歌颂阿谀);誉叹(赞叹)

 通举”。推荐 

 更相荐誉。--《汉书·贾捐之传》

 而列士不誉。--《汉书·匡衡传》

 先时荐誉。--《后汉书·宦者传论》

 誉 

 荣誉,美名 

 以永终誉。--

 誉(譽)yù

 ⒈名声名~。声~。荣~。

 ⒉特指好的名声~满全球。

 ⒊赞扬,赞美称~。~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