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囊里盛锥

指让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表现自己。

囊里盛锥

读音(发音): náng lǐ shèng zhuī

详细解释(意思):指让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表现自己。

出处(典故):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示例: 问了三声道,有好男子跟的孙孔目哥哥往泰安神州烧香去,你正是~,尖者自出,我便道我敢去。★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

囊里盛锥成语接龙

成语"囊里盛锥"逐字解释

"囊"字解释:囊揣

 

 同囊膪”

 囊膪

 

 囊〈名〉

 (形声。大篆字形象两头扎起的口袋。本义有底的口袋)

 同本义 

 囊,橐也。--《说文》

 括囊。--《易·坤》。疏所以贮物。”

 于橐于囊。--《诗·大雅·公刘》。传小曰橐,大曰囊。”

 所载不过囊衣。--《汉书·王吉传》。注有底曰囊,无底曰橐。”

 药囊提轲。--《战国策·燕策》

 先生如其指,内狼于囊。--马中锡《中山狼传》

 置书囊中。--唐·李朝威《柳毅传》

 锥

 囊nāng

 囊náng

 ⒈口袋,盛物的袋子麻布~。探~取物。~空如洗。

 ⒉像口袋的东西胆~。

 ⒊用口袋盛物~米。~沙堵水。

 ⒋
"里"字解释: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褃,衣内也。--《说文》。衣外曰表。

 襦在褃也。--《谷梁传·宣公九年》注

 不罹于褃。--《诗·小雅·小弁》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又如里衣(内衣,汗衫。指贴身的衣报);里外发烧(指里外都是毛皮缝制的衣服)

 内,中。与外相反 

 褃急暴痛。--《素问·至真要大论》

 肉里之脉。--《素问·刺腰痛篇》

 约定今夜放火,里应外合。--《三国演义》

 又如里向(靠里边的;里面);里势(里面);里勾外连(内外勾结);里头大叔(里头,指宫内。指慈禧最宠信的大

 里(裡)lǐ

 ⒈长度单位1公~为1000米,合二市~,即三百丈。

 ⒉〈古〉一种居民组织。五家为邻,五邻为~。今指街坊~弄。邻~。

 ⒊家乡故~。同~(同乡)。

 ⒋衣服里层绿衣黄~。〈引〉里面,内部城市~。手掌~。柜子~。

 ⒌物体内层,跟"表"、"面"相对~层。~面。袜~儿。被盖~子。表~如一。

 ⒍一定范围以内山~。那~。哪~?黑夜~。

 ①靠左边,靠里的那边。

 ②〈方〉内行知识~手。
"盛"字解释:盛  cheng

 放在祭器里的谷物

 盛,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说文》

 天子亲耕以共粢盛。--《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注黍稷曰粢,在器曰盛。”

 又如粢盛

 器皿,如杯、碗之类 

 旨酒一盛兮。--《左传·哀公十三年》。注一器也。”

 食粥于盛。--《礼记·丧大记》

 春秋时国名 

 盛 

 把东西放进去 

 用勺舀或运送 

 容纳 

 

 盛 chéng

 ①把饭、菜等放入碗、盘、桶等器具内。

 ②容纳电影院可~两千人。又见shèng。

 盛chéng

 ⒈容纳,将东西放入这车可~八人。~饭~菜。~入电冰箱。

 盛shèng

 ⒈兴旺,繁茂兴~。旺~。昌~。茂~。~极一时。

 ⒉强烈,炽烈~怒。年少气~。

 ⒊丰富,规模大~产。~大。~行。~传。~况。~会。

 ⒋深,厚~夏。~情。

 ⒌华丽~装。

 ⒍声望大~名之下,其实难副。。
"锥"字解释:锥 

 (形声。从金,隹声。本义钻孔的工具)

 同本义 

 锥,锐也。--《说文》

 锥,利也。--《释名·释用器》

 引锥自刺其股。--《战国策·秦策一》

 锥之处囊中。--《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又如锥刀(用以雕刻的锥形小刀。比喻微小);锥矢(一种税利的短箭);锥囊(锥处囊中);锥行衰(立锥形);锥行之陈(前尖如锥的阵形);锥毛(喻细微之物);锥刀之末(比喻微小利

 益,也比喻小事)

 形如尖锥的东西

 疾如锥矢。--《淮南子·兵略》。注金镞翦羽之矢也。”

 冰销田地芦锥短,春入枝条柳眼低。--元稹《寄

 锥zhuī

 ⒈一端尖锐可钻孔的工具圆~子。

 ⒉形状像锥子的毛~(毛笔)。

 ⒊用锥形的东西钻在这儿~个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