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抟沙嚼蜡

比喻空虚而无味。

抟沙嚼蜡

读音(发音): tuán shā jiáo là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空虚而无味。

出处(典故):

示例:

抟沙嚼蜡成语接龙

第四个字为"蜡"的成语

成语"抟沙嚼蜡"逐字解释

"抟"字解释:抟 

 (形声。从手,专声。本义把东西捏聚成团)

 同本义 

 抟,圜也。--《说文》。《韵会》引《说文》抟,以手圜之也。”

 毋抟饭。--《礼记·曲礼上》

 俊鹘抟水禽。--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抟铸(团捏铸造);抟弄(摆弄);抟黍(捏黍成圆形);抟饭(捏饭成团);抟食(手捏饭团而食);抟人(抟土作人);抟沙(捏沙成团。比喻聚而易散);抟泥(捏弄泥团,以为器皿。喻

 粗陋)

 集聚 

 亲友如抟沙,放手还复散。--宋·苏轼《二公再和亦再答之》

 又如抟力(集聚力量);抟国(聚集国力);抟结(集聚凝结);抟抟(凝聚如团貌);抟聚(

 抟(摶)tuán

 ⒈将东西捏揉成团~饭团。~煤球。~纸团子。〈引〉结聚,集中国力~者强,国好言谈者削。

 ⒉〈古〉通"团"。圆。

 抟zhuàn 1.卷之使紧。 2.量词。束;捆。

 抟zhuān 1.专一。
"沙"字解释:沙〈名〉

 (会意。从水,从少。《说文》水少沙见。”金文字形,左边是水,右边少”象沙粒形。本义极细碎的石粒)

 同本义 

 沙,水中散石也。--《说文》。字亦作砂。

 于沙。--《易·需》。荀注水中之刚。故曰沙。”

 剽土之次曰五沙。五沙之状,粟焉。如屑尘厉。--《管子·地员》

 白沙山广员三百里。尽沙也。--《北山经》

 红壁丹沙。--《楚辞·招魂》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李白《古风》

 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又如沙芦(泥沙里的芦苇);沙砾(细沙和碎石。也作砂砾);沙坛(沙祭坛);沙路;沙堤;

 沙shā

 ⒈沙子,砂子,极细碎的石粒~石。~滩。泥~子。

 ⒉像~子的~糖。~布§豆~。

 ⒊声音发哑(不清脆、不响亮)~哑。~声。

 沙shà淘汰,使清除~汰。将豆里的石子~掉。

 沙suō 1.通"娑"。婆娑。谓盘旋飞舞。 2.通"挲"。摩挲。谓以手搓揉。
"嚼"字解释:嚼〈动〉 jiao

 (形声。从口,爵声。本义以牙磨碎食物)

 同本义 

 嚼,削也。--《释名》

 嚼,噬嚼也。--《玉篇》

 又如嚼蜡(多指文章或讲话没有滋味,没有意思);嚼吞(咀嚼吞食);嚼咽(咀嚼吞咽);嚼头(经得起咀嚼的厚味(多用比喻义))

 吃 

 剥蚀、蛀蚀、冲蚀或冰川侵蚀 

 水嚼沙洲树出根。--宋·真山民《朱溪涧》

 干杯 

 复嚼者,京都饮酒相强之辞也。--《续汉书·五行志》

 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疆必灌之。

 嚼jiáo

 ⒈使用牙齿将食物磨碎。

 ⒉

 嚼jiào

 嚼 jué

 ⒈使用牙齿磨碎食物,用于一些复合词咀~。

 ⒉见jiáo。
"蜡"字解释:蜡 

 (形声。从虫,声。本义动物、植物或矿物所产生的某些油质。如蜂蜡)

 动物、矿物或植物所产生的油质,具有可塑性,能燃能熔,不溶于水,是一羟基醇或固醇的脂肪酸酯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又如蜡圆(蜡丸);蜡弹(蜡丸,用蜡封裹的密件);蜡查(蜡埚,蜡滓。白蜡(虫蜡)或黄蜡(蜂蜡)的渣滓)

 蜡烛的简称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又如蜡火(蜡烛火);蜡烟(蜡烛的烟);蜡红(烛花);蜡香(蜡烛燃点时产生的气味);蜡光(烛光)

 蜡 

 用蜡涂抹 

 蜡(蠟)là

 ⒈动、植、矿物所产生的一种油质,易熔化,具有可塑性,不溶于水蜂~。白~。石~。

 ⒉蜡烛的简称拿支~来。

 ⒊色淡黄像蜡的~黄。~梅。

 蜡zhà

 ⒈〈古〉夏历年终的一种祭祀~祭。

 蜡qù 1.蝇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