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卖公营私

指出卖公众利益以谋求个人私利。

卖公营私

读音(发音): mài gōng yíng sī

详细解释(意思):指出卖公众利益以谋求个人私利。

出处(典故): 《魏书·赵黑传》高官禄厚,足以自给,卖公营私,本非情愿。”

示例:

卖公营私成语接龙

成语"卖公营私"逐字解释

"卖"字解释:卖 

 (会意。小篆字形。从出,从买。将收进的财物卖出。本义以货物换钱。与买”相对)

 同本义 

 卖,出物货也。--《说文》。徐灏曰出物货曰‘卖’,购取曰‘买’,祗一声之轻重。与物美曰‘好’,好之曰‘好’,物丑曰‘恶’,恶之曰‘恶’同例。窃谓‘买、卖’本

 是一字,后以其声异,故从‘出’以别之。”

 岁恶不入,请卖爵子。--贾谊《论积贮疏》

 有卖果者。--明·刘基《卖柑者言》

 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晁错《论贵粟疏》

 又如卖炭得钱;出卖(拿东西换钱);卖动(卖出去);卖

 卖(賣)mài

 ⒈用东西换货币,跟"买"相反~粮。~棉。~鸡蛋。

 ⒉背叛,出卖~国贼。~身投靠。

 ⒊尽量使出~力。~劲。

 ⒋故意显示自己、表现自己~弄。~乖。倚老~老。
"公"字解释:公〈形〉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公,平分也。--《说文》

 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韩非子·五蠹》

 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春秋·元命苞》

 兼覆无私谓之公。--《贾子·道术》

 举公义,辟私怨。╠《墨子·尚贤上》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公气(正大,公正);公素(公正质朴);公洁(公正廉洁);公慎(公正谨慎);公诚(

 公gōng

 ⒈国家的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文。~款。~粮。~而忘私。立党为~。爱护~共财产。

 ⒉正直,合理~事~办。~正无私。买卖~平。

 ⒊共同的,大家认可的,大家适用的~约。~认。~海。

 ⒋能普遍用于同类事物的~式。

 ⒌让大家知道~布账目。可以~开。发布~报。

 ⒍雄性的~牛。

 ⒎称祖辈或年老的男人大~。外~。老~ ~。

 ⒏丈夫的父亲赡养~婆。

 ⒐对男子的尊称诸~。

 ⒑〈古〉五等爵位(~侯伯子男)的第一等。

 ⒒公制的计量单位和历法~斤。~里。~尺。~历。~元。

 ⒓

 ⒔

 ⒕

 ⒖

 ⒗
"营"字解释:营 

 (形声。从宫,荧省声。宫,房子,与居住有关。本义四周垒土而居)

 同本义 

 营,币居也。--《说文》。段玉裁注币居,谓围绕而居。”桂馥义证营谓周垣。”

 众目营方。--《五等论》。注布居也。”

 冬则居营窟。--《礼记·礼运》。按,四围拥土也。

 围绕;缠绕 

 以朱丝营社。--《公羊传·庄公二十五年》

 日中,为大臣欺诬;日且入,为妻妾役使所营。--《汉书》

 又如营回(萦回,盘旋往复);营合(环绕合拢,形成包围圈);营周(循环);营绕(环绕)

 扎营 

 营(爄)yíng

 ⒈经管,料理经~。国~。私~。~业。~护。

 ⒉谋求~利。~救。~私舞弊。无~无欲。

 ⒊建造~造。~城市。

 ⒋军队驻扎的地方或集体到野外活动的住地军~。夏令~。

 ⒌军队编制单位团的下一级,连的上一级。

 ⒍

 ⒎

 ①生物从外界摄取需要的养料,以维持生活的作用。

 ②养分,养料禽蛋、豆类富于~养。

 营cuō 1.见"烛营"。
"私"字解释:私 

 (形声。从禾,厶声。本义禾;庄稼)

 同本义 

 私,禾也。北道名禾主人曰私主人。--《说文》。段玉裁注盖禾有名私者也。”

 中国古时女子称姊妹之夫为私 

 谭公维私。--《诗·卫风·硕人》。孔颖达疏引孙炎曰私,无正亲之言。”

 男女阴部 

 早有私病,不近妇人。--汉·伶玄《赵飞燕外传》

 又如私病;私处(生殖器)

 日常衣服 

 薄污我私。--《诗·周南·葛覃》

 又如私衣(官吏日常的便衣)

 非法的货物 

 私sī

 ⒈个人的,跟"公"相对~事。~有。

 ⒉为自己~心。自~。无~无畏。

 ⒊秘密,偷偷地~自。~下。隐~。窃窃~语。

 ⒋不合法的~货。走~。

 ⒌不公道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