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跌脚绊手

指受到阻碍或牵制。

跌脚绊手

读音(发音): diē jiǎo bàn shǒu

详细解释(意思):指受到阻碍或牵制。

出处(典故): 《孽海花》第二八回自从第一步踏上了社会的战线,只觉得面前跌脚绊手的布满了敌军,第二步再也跨不出。”

示例:

第三个字为"绊"的成语

成语"跌脚绊手"逐字解释

"跌"字解释:跌 

 (形声。从足,失声。本义失足摔倒)

 同本义 

 失蹑曰跌。--《通俗文》

 跌而不振。--《汉书·晁错传》。注足失据也。”

 若跌而据。--《淮南子·缪称》

 又如他跌伤了;跌磕(挫折,栽筋斗);跌翻(跌倒,摔倒);跌跌滚滚(跌交打滚的样子);跌跌爬爬(连跌带爬);跌坐(身体迅速坐下)

 失足。喻指犯过失 

 一跌将赤吾之族。--《汉书·扬雄传》

 又如跌磕(受到挫折);跌磕蹭蹬(倒霉;不顺利);跌失(闪失);跌蹼(喻指挫折和灾难)

 落,降低 

 快走 

 跌 diē

 ①摔倒~了一跤。

 ②下降;下落~价、水位下~。

 【跌宕】

 【跌荡】

 ①性格洒脱,毫不拘束。

 ②音调抑扬顿挫或文章富于变化。

 【跌落】

 ①(物体)下落。

 ②(价格、产量等)下降。

 【跌足】跺脚。
"脚"字解释:脚〈名〉

 (形声。从肉,却声。本义胫,小腿)

 同本义 

 脚,胫也。--《说文》

 捶笞膑脚。--《荀子·正论》

 又如脚膀(指小腿);脚胫(小腿);腿杆(方言。腿)

 足的别称 

 雄兔脚扑朔。--《乐府诗集·木兰诗》

 脚著谢公屐。--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又如脚炉(烘脚的小铜炉);脚踏(炕前供垫脚用的矮凳);脚踪(足迹);脚驴(供人雇用骑行的驴子)

 某物的底座(作为它的支承部件)

 水面初平云脚低。--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又如根脚;杯脚;山脚;墙脚;脚灯;脚底下人

 残渣,即最后留下的渣滓 

 脚(腳)jiǎo

 ⒈人与动物体的最下部,接触地面的行动器官~踏实地(〈喻〉做事踏实,实事求是)。〈引〉根部,最下部山~。城墙~。桌子~。

 ⒉剩下的废料下~。

 ⒊

 脚(腳)jué

 ⒈

 ⒉见jiǎo。
"绊"字解释:绊 

 羁绊;拘束;束缚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杜甫《曲江二首》

 今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资治通鉴》

 用绳子把足系住 

 不羁不绊。--扬雄《交州牧箴》

 又如绊脚(用绳子绑住脚)

 走路或跑步时被别的东西挡住或缠住 

 被门槛子绊倒。--《红楼梦》

 绊 bàn 挡住或缠住,使其跌倒或行走不方便~倒、~手~脚。
"手"字解释: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手,拳也。--《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

 艮为手。--《易·说卦》

 三阴在手。--《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

 则不手拜。--《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

 头至手曰拜手。--《公羊传·宣公六年》注

 携手同行。--《诗·邶风·北风》

 携手同归。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邶风·击鼓》

 又如手纽(手铐);手杻(手铐之类的刑具);手脚了得(手脚厉害,指有

 手shǒu

 ⒈人体的上肢(多指腕以下部分)~背。~掌。拍~。

 ⒉拿着钥匙在~里。

 ⒊亲身~书。亲~。

 ⒋做某种事的人,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水~。助~。选~。神枪~。种稻能~。

 ⒌本领,技能显两~儿给大家看看。

 ⒍

 ⒎

 ⒏

 ⒐

 ⒑

 ①文学、艺术作品等表现的技巧。

 ②待人处世的不正当方法,也称"手腕"。

 ⒒

 ①本领,能耐。

 ②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③同"手法

 ②"。

 ⒓

 ①手做的姿势〈表〉某种含义。

 ②某种操作姿势。

 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