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昂首挺胸

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昂首挺胸

读音(发音): áng shǒu tǐng xiōng

详细解释(意思):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出处(典故): 欧阳予情《小英姑娘》她伸开两手昂首挺胸,狂了似的往外跑。”

示例: 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站在那里。王之燕同志领头高呼起口号。★《上饶集中营·浩气长存》

第三个字为"挺"的成语

成语"昂首挺胸"逐字解释

"昂"字解释:昂〈动〉

 (形声。从曰,卬声。本义仰起,抬起)

 同本义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明·魏学洢《核舟记》

 柳树得春风,一低复一昂。--《乐府诗集·柳树得春风》

 又如昂首(仰着头);昂首挺胸(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无所畏惧或坚决的样子)

 高,升高

 横奉之,令左昂右低,如有首尾然。--《礼记·曲礼》

 抬高物价

 昂其直,居为奇货。--《聊斋志异·促织》

 昂〈形〉

 高(与"低"相对)。如昂霄(高入霄汉,形容出人头地或才能杰出)

 昂扬。高傲

 ⒈仰,高抬~首。

 ⒉高,贵~贵。高~。

 ⒊情绪振奋斗志~扬。雄赳赳,气~~。
"首"字解释:首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同本义 

 首,阳也。--《汉书·天文志》

 首身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诗·卫风·伯兮》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战国策·燕策》

 以刀劈狼首。--《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昂首;叩首;搔首;首功(以获敌首论功);首虏(指斩获敌人的首级);首枕其股(让死者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这是古代臣下对横遭杀害的君主表示哀痛之礼);首丘(归葬故乡;

 亦指怀念故乡);首身

 首shǒu

 ⒈头~饰。昂~阔步。俯~帖耳。

 ⒉头头,最大的~领。罪魁祸~。

 ⒊领导人~长。

 ⒋最先,最早,第一~先。~创。~次。~席。~当其冲。~屈一指。

 ⒌方面北~。下~。

 ⒍有罪自陈或出面告发自~。出~。

 ⒎量词。指诗词歌赋等民歌三~。唐诗三百~。

 ⒏

 ⒐

 ⒑

 ⒒

 ⒓

 ①最重要的,第一位的。

 ②首脑~要人物。

 ⒔

 ①为首的人或机关。

 ②国家的主要领导人。
"挺"字解释:挺〈动〉

 (形声。从手,廷声。本义拔出)

 同本义 

 挺,拔也。--《说文》

 挺剑而起。--《战国策·魏策》

 尉剑挺。--《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挺举;挺挏(上下推动)

 举起 

 生出;生长 

 荔挺。--《吕氏春秋·仲冬》。注生也。”

 又如挺茂(生长茂盛)

 动摇 

 不足以挺其心矣。--《吕氏春秋》

 直,伸直,撑直 

 不复挺者。--《荀子·劝学》

 曲挺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睡 

 如挺死尸(骂人睡得死);挺床(詈词。睡觉);挺觉(睡眠的谑词或詈

 挺tǐng

 ⒈笔直笔~。直~ ~。~进(奋勇直前)。

 ⒉伸直~起腰。~身而出(勇敢地站出来)。

 ⒊勉强支撑有病就不要硬~着干嘛。

 ⒋突出~胸。

 ⒌拔,拔出~剑而起。

 ⒍宽缓~缓。

 ⒎很~好。~香。~客气。

 ⒏量词两~机枪。

 ⒐〈古〉通"梃"。棍棒。

 ⒑

 ①直立,突出~拔的青松。

 ②坚强有力~拔刚劲。

 ⒒

 挺tíng 1.汉代县名。属胶东国。在今山东省莱阳市南。
"胸"字解释:胸 

 (形声。从肉,匈声。本作匈”,胸是后起字。本义胸膛)

 同本义 

 胸满腹胀。--《素问·腹中论》

 两手紧抱胸前。--宋·宋慈《洗冤录》

 又如胸雪(雪白的胸部。倒文。多见于五代词)

 内心;心里

 忧苦欲何为,缠绵胸与臆。--晋·陆机《赴洛》

 又如胸衾(胸怀;胸襟);胸藏锦绣(比喻富有才识);胸藏翰墨(比喻极有学识);胸中大有丘壑(比喻思虑深远;亦作胸中有了丘壑)

 喻指前面 

 胸(胷)xiōng

 ⒈人和动物躯干的一部分,在头颈和腹部之间~部。~膛。

 ⒉指心里(跟气量、见识等有关)~襟。~怀。心~开朗。~有成竹。~怀祖国,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