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据鞍读书

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多形容学习勤奋。

据鞍读书

读音(发音): jù ān dú shū

详细解释(意思):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多形容学习勤奋。

出处(典故): 《渊鉴类函·驴三》江邻几调蓝山尉,骑驴赴官,第据鞍读书,至迷失道,家人求之乃觉。”

示例:

第二个字为"鞍"的成语

成语"据鞍读书"逐字解释

"据"字解释:据 

 (形声。本义手靠着;靠着)

 同本义

 据,杖持也。--《说文》

 冯几据杖。--《战国策·燕策》

 据轼低头。--《庄子·盗跖》

 依靠,凭借 

 不可以据。--《诗·邶风·柏舟》

 神必据我。--《左传·僖公五年》

 诚据其势。--《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北据汉沔。--《三国志·诸葛亮传》

 向后据地。--《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又如据着(凭着);据梧(依靠着梧桐树);据争(据理争辩);据恃(凭仗);据高临下(凭借高处俯控低处);据凭(依仗)

 根据 

 据于德。--《论语》

 据

 据(據)jù

 ⒈占,占有占~。盘~山洞。~为己有。

 ⒉靠着,按着~栏杆。左手~膝。〈引〉依靠,凭借~险固守。

 ⒊凭依,按照依~。引经~典。~理力争。

 ⒋凭证凭~。证~。要收~。有根有~。

 ⒌

 ⒍见jū。

 据jū

 ⒈

 ⒉见jū。

 据jǐ 1.搏击;爪持。
"鞍"字解释:鞍 

 (形声。从革,安声。本义马鞍) 同本义,放在骡马等背上供人骑坐或载物的器具。

 鞌,鞁具也。--《说文》

 令皆下马解鞍。--《汉书·李广传》

 投鞌高如城者数所。--《汉书·韩安国传》

 汉王下马踞鞍而问。--《史记·留侯世家》。

 又如鞍桥(指马鞍。因马鞍的形状像桥而得名);鞍辔(骑马的用具。鞍为坐具,辔为控马的缰束)
"读"字解释:读 

 (形声。从言,卖声。本义读书)

 籀书,抽释理解书的意义 

 读,诵书也。--《说文》

 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公羊传·定公元年》

 读其书。--《孟子》

 相随观读,讽述以谈。--《论衡·谈天》

 又如读法(诵读法令);读祝(祭祀时宣读祈祷文);读鞫(审判时,宣读起诉理由)

 阅读 

 好读书,不求甚解。--晋·陶潜《五柳先生传》

 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楚人贫居,读《淮南方》。--邯郸淳《笑林》

 又如读报;默读(不出声地读书);朗读;读律(学习法律);读画(用心鉴赏绘画的意境,

 读 dòu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时,完整的长句或小段的停顿称为'句','句'中的小停顿称为'读'。又见dú。

 读 dú

 ①照着文字念。

 ②阅读;看书或文章。

 ②上学~大学。又见dòu。

 【读后感】一种文体。读书看报之后,把心得、感受、看法等写成文章或笔记。

 【读卖新闻】日本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1874年创刊。面向大众,注重社会新闻和体育新闻。每天早刊24版,晚刊12版。

 【读秒】

 ①围棋、象棋等体育比赛规则。对局者自由支配时间已用到事先规定的保留时限后始由裁判员报时。

 ②比喻非常紧张繁忙的状态或阶段亚运工程已进入~阶段。

 【读破】同一个字形因意思不同而有两个或几个读音时,不照习惯上最通常的读音来读。如'称职'的'称'不读chēng,而读chèn,'禁不住'的'禁'不读jìn,而读jīn。

 【读数据语句】〈计〉basic语言语句之一。它向运行中的程序的某些变量提供数据。date语句设置数据表,由read语句提取数据,每提取一个数据时,指向下一个将要提取的

 数据位置。

 【读友】〈港台〉读者。
"书"字解释: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

 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書,著也。--《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

 五曰六书。--《周礼·保氏》

 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易之以书契。--《易·系辞》

 书者,以笔画记之辞。--《尚书序》疏

 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

 书(書)shū

 ⒈写,记载~写。奋笔疾~。大~特~。

 ⒉文字读其~。读~破万卷。

 ⒊信家~。来~已收。

 ⒋文件证~。决心~。倡议~。

 ⒌装订成册的著作~籍。著~立说。

 ⒍字体楷~。行~。草~。

 ⒎《尚书》的简称。

 ⒏称某些曲艺说~。鼓~。

 ⒐

 ①汉字的书写法则。

 ②汉字的书写艺术,也省称"书"~画展览。

 ⒑ 

 ⒒

 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