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残膏剩馥

残剩余;膏油脂;馥香气。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

残膏剩馥

读音(发音): cán gāo shèng fù

详细解释(意思):残剩余;膏油脂;馥香气。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

出处(典故): 《新唐书·杜甫传赞》唐诗人杜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示例: 君之文非不如人,今彼籍吾~者,取青紫如捡荠。★明·宋廉《梅府君墓志铭》

残膏剩馥成语接龙

第四个字为"馥"的成语

成语"残膏剩馥"逐字解释

"残"字解释:残 

 (形声。从歹)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同本义 

 残,伤也。--《苍颉篇》

 昔智伯瑶残范中行。--《战国策·秦策》。注灭也。”

 废为残贼。--《诗·大雅·民劳》

 则汝残矣。--《战国策·齐策》。注坏也。”

 凡二十七县残。--《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

 张仪之残,樗里疾也。--《战国策·秦策》。注害也。”

 放轼其君则残之。--《周礼·夏官》

 残名以逞。--《左传·宣公二年》

 又如摧残(使蒙受严重损失);残心(残害人的心);残贼(杀害);残灭(残杀毁灭);

 残 cán

 ①不完整~缺。

 ②剩余的;快完了的~冬。

 ③伤害;毁坏~害。

 ④凶恶~忍、~酷。

 【残杯冷炙】见【残羹冷炙】。

 【残编断简】残缺不全的书籍。又作残篇断简、断编残简、断简残篇、断简残编。

 【残羹】吃剩的酒食。残羹剩饭剩菜。冷炙已凉的烤肉。又作残杯冷炙。

 【残骸】人或动物不完整的尸骨。借指残破的建筑物、机械、车辆等。

 【残年】

 ①指人的晚年风烛~。

 ②一年将尽的时候。

 【残篇断简】见【残编断简】。

 【残渣余孽】比喻残存的坏人,未消灭干净的邪恶势力。

 【残障】残疾。

 【残照】落日的光。蚕家蚕、柞蚕等的统称。蚕丝是纺织绸缎的重要原料。

 【蚕豆】豆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茎方中空,花白色有紫斑。种子供食用,茎杆作饲料或肥料『代从西域传入,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华中和华东。又叫胡豆。

 【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比喻一步步地侵占。惭羞愧大言不~。

 【惭色】羞愧的表情。
"膏"字解释:膏〈名〉

 (形声。从肉,高声。从肉,表示与肉体有关。本义溶化的油脂,无角动物的油脂)

 同本义 

 膏,肥也。--《说文》。按,膏者,脂也。凝者曰脂,释者曰膏。

 无角者膏。--《大戴礼记·易本命》

 膏者,神之液也。--《春秋·玄命苞》

 内热溲膏。--《庄子·则阳》

 膏之下。--《左传·成公十年》。注心下为膏。”

 雉膏不食。--《易·鼎》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卫风·伯兮》

 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三国志·周瑜传》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韩愈《答李翊书》

 又

 膏gào㈠

 ⒈用油脂涂抹车轴或机械~车轴。~发动机。

 ⒉毛笔上蘸墨汁在砚台边上掭~笔尖。~墨汁。

 膏gāo

 ⒈油脂~脂。春雨如~。焚~继晷(晷日光。形容夜以继日)。

 ⒉肥肉~粱(肥肉细粮)。

 ⒊肥沃的~田满野。

 ⒋粘稠的糊状物贴~药。用牙~。雪梨~。

 ⒌

 ⒍
"剩"字解释:剩 

 (形声。从刀,乘声。本义剩余;余下)

 同本义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聊斋志异·狼三则》

 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清·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剩员(多余的人员);剩语(多余的话);剩货

 多 

 且容侬,多种竹,剩栽梅。--宋·方岳《最高楼》

 剩 

 表示程度,相当于更”、更加” 

 剩,盖也。--《字汇》

 表示无条件限制,相当于尽管” 

 老去风情应不到,凭君剩把芳尊倒。--宋·欧阳修《蝶恋花》

 剩 

 余留下来 

 剩(賸)shèng多余,余留下的~余。~菜。~钱。
"馥"字解释:馥〈名〉

 (形声。从香,复声。本义香,香气) 同本义 

 秋露重,真珠落袖沾余馥。--宋·苏轼《千秋岁》

 又如馥馥(形容香气很浓)

 馥〈动〉

 香气散发 

 风软景和煦,异香馥林塘。--唐·申欢《兜玄国怀归诗》

 雍容草罢明堂诏,留取天香馥寿宴。--宋·黄定《鹧鸪天》

 馥 fù香气~郁(香气浓厚)。

 馥bì 1.象声词。箭射中鸟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