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有则改之,无则嘉勉

指凡有缺点错误被人指出应该改过,没缺点、错误就用以勉励自己。

有则改之,无则嘉勉

读音(发音): yǒu zé gǎi zhī,wú zé jiā miǎn

详细解释(意思):指凡有缺点错误被人指出应该改过,没缺点、错误就用以勉励自己。

出处(典故):

示例: 对于别人的意见,我们应该~。

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成语接龙

第六个字为"则"的成语

第七个字为"嘉"的成语

第八个字为"勉"的成语

成语"有则改之,无则嘉勉"逐字解释

"有"字解释:有 

 (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同本义 

 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说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许云月有食之,犹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大有众也。--《易·杂卦》

 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又如有来有去(有板有眼);有命无运(谓命好,运气却不好);有酒胆无饭力(表面刚强,骨子里懦弱);有竡划没是处(虽有安排,但无法实现。喻指无处下手之意);有尺水行

 有yǒu

 ⒈跟"无"相对。

 ①〈表〉所属她~部录像机。

 ②〈表〉存在~见解。~希望。~花~草。

 ③〈表〉发生和出现他~伤了。情况~了变化。

 ④〈表〉估量或比较这只鸡~五斤多。他~你那样高了。

 ⑤〈表〉大或多~把年纪。富~成效。~的是(多得很)。

 ⒉用于某些动词前面。〈表〉客气~请。~坐。~劳。

 ⒊占据占~。孙权据~江东。

 ⒋跟"某"、"某些"相近或指一部分~一时期。~人不同意。~的(有些)地方工作未做好。

 ⒌〈古〉汉语词头,作助词(无义)~夏。~周。

 ⒍

 ⒎

 ⒏

 ⒐

 ⒑

 ①有条件的,有边际的,可以穷尽的~限公司。

 ②不多的,有一定限度的。

 ⒒

 有yòu同"又"。还有,再加上三十~六。
"则"字解释:则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同本义 

 则,等画物也。--《说文》

 则,法也;则,常也。--《尔雅》

 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管子·七法》

 均守平则。--《周礼·大司马》

 法则以驭其官。--《周礼·太宰》

 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周礼·太史》。注亦法也。”

 有物有则。--《诗·大雅·庶民》

 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管子·形势》

 又如则天(以天为

 则zé

 ⒈规则,规律,制度准~。法~。总~。细~。

 ⒉榜样,模范以身作~。

 ⒊效法~先人之法。

 ⒋就,便,那么有~改之,无~加勉。唇亡~齿寒。

 ⒌却(〈表〉转折)今~不然。

 ⒍乃,是,就是(〈表〉肯定判断)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⒎做,作,常见于古小说中~甚(做什么)?不~声。

 ⒏连词。用于对比句或两件事先后相承内~百姓疾之,外~诸侯叛之。响了预备铃,~同学们陆续走入教室。

 ⒐假若,假使今~来,沛公(刘邦)恐不得有此。

 ⒑量词,指成文的条数寓言两~。试题五~。新闻三~。

 ⒒在一、二、三等数字后,表示列举事项一~屋少,二~人多,故住房紧张。

 ⒓

 则zhī 1.姓。
"改"字解释:改〈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己”,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象以手持杖或执鞭。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本义 改变)

 同本义 

 改,更也。--《说文》

 敝予又改为兮。--《诗·郑风·缁文》

 盖改葬也。--《公羊传·庄公三年》

 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改取一个挟之。--《仪礼·乡射礼》。注更也。”

 改居则请退可也。--《仪礼·士相见礼》

 执政未改。--《国语·鲁语下》

 前图未改。--《楚辞·九章·怀沙》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盘庚不为怨者故

 改gǎi

 ⒈变革,更换~变贫穷。~革开放。~名换姓。更~不合理的制度。

 ⒉纠正~正。~过自新。~恶从善。

 ⒊修订,更正修~。~文稿。~童衣。
"之"字解释:之 

 (会意。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
"无"字解释: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无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

 无(無)wú

 ⒈没有,跟"有"相对~粮~钱。~穷~尽。

 ⒉不~仿说出。

 ⒊不分,不论,不外~分。~论,地~四方。民~异国。事~大小。~非如此。

 ⒋通"毋"。不,不要~往。

 ⒌

 无mó 1.见"南无"。
"则"字解释:则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同本义 

 则,等画物也。--《说文》

 则,法也;则,常也。--《尔雅》

 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管子·七法》

 均守平则。--《周礼·大司马》

 法则以驭其官。--《周礼·太宰》

 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周礼·太史》。注亦法也。”

 有物有则。--《诗·大雅·庶民》

 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管子·形势》

 又如则天(以天为

 则zé

 ⒈规则,规律,制度准~。法~。总~。细~。

 ⒉榜样,模范以身作~。

 ⒊效法~先人之法。

 ⒋就,便,那么有~改之,无~加勉。唇亡~齿寒。

 ⒌却(〈表〉转折)今~不然。

 ⒍乃,是,就是(〈表〉肯定判断)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⒎做,作,常见于古小说中~甚(做什么)?不~声。

 ⒏连词。用于对比句或两件事先后相承内~百姓疾之,外~诸侯叛之。响了预备铃,~同学们陆续走入教室。

 ⒐假若,假使今~来,沛公(刘邦)恐不得有此。

 ⒑量词,指成文的条数寓言两~。试题五~。新闻三~。

 ⒒在一、二、三等数字后,表示列举事项一~屋少,二~人多,故住房紧张。

 ⒓

 则zhī 1.姓。
"嘉"字解释:嘉 

 (形声。从壴,加声。本义善,美)

 同本义 

 嘉,美也。--《说文》

 嘉,善也。--《尔雅》

 孚于嘉。--《易·随》

 嘉靖殷邦。--《书·无逸》

 以嘉视亲万民。--《周礼·大宗伯》

 以嘉石平罢民。╠《周礼·大司寇》。注文石也。”

 稻曰嘉蔬。--《礼记·曲礼》

 尔有嘉谟嘉猷。--《礼记·坊记》

 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诗·豳风·东山》

 又如嘉羞(美味的食品);嘉况(丰厚的赏赐);嘉言(善美的言辞);嘉祉(美善幸福)

 幸福;吉祥 

 蒙获嘉瑞,赐兹祉福。--《汉书·宣帝纪》

 又如

 嘉jiā

 ⒈好的,美好的~名。~偶。~言善行。

 ⒉表扬,赞美值得~奖。应该~许。功绩可~。
"勉"字解释:勉 

 (形声。从力,免声。本义力所不及而强作)

 同本义 

 勉,彊也。--《说文》

 丧事不敢不勉。--《论语·子罕》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楚辞·离骚》

 勉力不时。--《荀子·天论》

 又如勉意(勉强;勉为其难)

 尽力,用尽所有力量 

 尔其勉之。--《左传·昭公二十年》。注谓努力。”

 愿子勉为寡人治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史记·魏公子列传》

 知力耕可以得谷,勉贸可以得货。--《论衡》

 又如勉勉(努力的样子);勉旃(努

 勉miǎn

 ⒈尽力,努力勤~。奋~。

 ⒉鼓励,使人努力~励。互助互~。

 ⒊力量不够,还尽力去做~力为之。~为其难。

 ⒋

 ①力量不够,还尽力去做~强支持。

 ②大致可以,还有不足~强及格。

 ③不是甘心情愿~强去做。

 ④不得已的迁就~强答应。

 ⑤将就,凑合~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