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激薄停浇

形容振作人心,挽回不良的社会风气。

激薄停浇

读音(发音): jī bó tíng jiāo

详细解释(意思):形容振作人心,挽回不良的社会风气。

出处(典故): 《梁书·明山宾传》此言足使还淳反朴,激薄停浇矣。”

示例:

第四个字为"浇"的成语

成语"激薄停浇"逐字解释

"激"字解释:激 

 (形声。本义水势受阻遏后腾涌或飞溅)

 同本义 

 激,水碍袤疾波也。--《说文》

 激而行之,可使在山。--《孟子》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孙子·势》

 泉水激石。--吴均《与朱元思书》

 又如激激(急流声;水势湍急的样子);激浪(怒涛);激射(喷射,冲击)

 鼓动人心,使有所感发 

 激而发之。--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激于义而死。--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激众愤。--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激烦(麻烦);激作(振奋激励);激拔(激励提拔);激奖(激励劝勉);激聒(嘟囔);激激聒聒(嘟嘟囔囔)

 激jī

 ⒈水势受阻而腾涌或飞溅~起浪花。〈引〉水的冲击或浇淋以水~之。

 ⒉激励,奋发~发。〈引〉使劲,冲动刺~。感~。~动。请将不如~将。

 ⒊急速,猛烈~流。~湍。~变。~战。速~。迅~。

 ⒋指声调的高亢昂扬歌声~越(越响亮)。

 激jiào 1.鲜明;清澄。 2.通"噭"。高呼。
"薄"字解释:薄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
 
 又如薄衣(单薄的衣服);薄眉(淡扫蛾眉,用浅黛画的眉毛);薄唇轻言(嘴唇薄,说话声音轻细。引申指说话刻薄);薄纸;薄肉片
 
 土地含养分少,不肥沃的 
 
 地薄,寡于积聚。--《史记·货殖列传》
 
 又如土地薄;薄田(不肥沃的田地)
 
 感情不深;冷淡 
 
 味淡 
 
 薄 báo
 
 ①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反~被、小~册子。
 
 ②(感情)不深;冷淡他可待你不~啊!
 
 ③淡酒味很~。
 
 ④(土地)不肥沃~地。又见bó;bò。
 
 薄 bó
 
 ①轻微;少力量~。
 
 ②不厚道;不庄重轻~。
 
 ③看不起;轻视;慢待菲~。
 
 ④迫近日~西山。
 
 ⑤姓。又见báo;bò。
 
 【薄壁组织】见【营养组织】。
 
 【薄伽丘】(1313-1375)意大利小说家,文艺复兴的重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十日谈》,包括),,篇故事,反映当时意大利社会生活,表达人文主义思想,对欧洲小说发展影响较大。另有长篇小说《菲洛克洛》、长诗《苔塞伊达》等作品。
 
 【薄命】旧时指命运不好,没福分(多指妇女)自古红颜多~。
 
 【薄膜干涉】当光波射到一透明薄膜(如肥皂膜、油层薄膜)时,一部分光反射,一部分光进入薄膜,发生折射,再经膜的下表面反射后经上表面折射出去,形成由同一光源发出的频率相同、相差恒定的两列光波,它们产生的干涉称薄膜干涉。
 
 【薄暮】傍晚。
 
 【薄情】心肠冷酷,不念往日情义(多指男女爱情)。
 
 【薄物细故】微小琐碎的事情。
 
 【薄幸】薄情;没有情义;负心。
 
 薄 bò又见báo;bó。
 
 【薄荷】唇形科,多年生草本。茎方,叶对生,花唇形,轮生于叶腋。茎叶可提薄荷油、薄荷脑,还可入药,解表、散风热。又叫野薄荷。
"停"字解释:停〈动〉

 (形声。从人,亭声。本义停止,止息)

 同本义 

 停,定也,定于所在也。--《释名·释言语》

 潢汙行潦之水。--《左传·隐公三年》。注潢汙,停水。”

 停杯投箸不能食。--唐·李白《行路难》

 琵琶声停欲语迟。--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余亦停弗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时方冬停遣。--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停床(指亡故);停市(停止交易);停刑(停止执行刑罚);停步(停止前进)

 停留,暂时居住 

 停数日。--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停于大室之隅。--唐·李朝威《柳毅传》

 停tíng

 ⒈止住,止息~止~住。~顿。雨~了。

 ⒉中断~学。~电。~水。~止供给。

 ⒊放置,泊船~放。~车。~船。

 ⒋滞留~留。在途中~了三天。

 ⒌妥当~妥。

 ⒍总数中分几份,其中一份叫一停八~儿有七~儿是好的。
"浇"字解释:浇〈动〉

 (形声。从水,尧声。本义沃灌,灌溉)

 同本义 

 浇,沃也。--《说文》

 有酒唯浇赵州土。--李贺《浩歌》

 浇花亦自有时。--欧阳修《洛阳风俗记》

 又如浇花(用水灌花);浇溉(灌溉);浇沃(浇灌)

 饮酒 

 淋;洒 

 浇铸 

 浇(澆)jiāo

 ⒈灌溉~花。~菜地。

 ⒉把液体倒入模子里~钢板。

 ⒊淋~水洗头发。

 ⒋刻薄,不厚道~薄。

 浇nào 1.急流回旋貌。 2.指湍流扬起波浪。 3.通"挠"。参见"浇滑"。

 浇xiāo 1.方言〓南长沙等地呼布帛薄而不坚为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