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玉不琢,不成器

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玉不琢,不成器

读音(发音): yù bù zhuó,bù chéng qì

详细解释(意思):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出处(典故): 《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示例: 但无一个名师点拨,这叫做~”。(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

第五个字为"成"的成语

第六个字为"器"的成语

成语"玉不琢,不成器"逐字解释

"玉"字解释: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文》

 君无故玉不去身。--《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

 五玉。--《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王齐则共食玉。--《周礼·王府》

 惟辟玉食。--《书·洪范》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又如玉情儿(玉石的质量、成色);玉墀(白玉台阶);玉阙(宝座;皇宫);玉虚(道教指玉帝的居处);玉树(指槐树);玉砚(玉石制的砚台);玉雕(玉石雕成

 玉yù

 ⒈一种珍贵的矿石,质细而坚硬,有光泽,微透明,可雕琢成簪、环等装饰品。〈喻〉洁白、美丽~颜。~龙。~人。

 ⒉敬词~体。~照(人像照片)。

 ⒊

 、穗可作饲料用。
"不"字解释: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琢"字解释:琢  zhuo

 (形声。从玉,豿声。本义雕刻加工玉石)

 同本义 

 琢,治玉也。--《说文》

 雕谓之琢。--《尔雅》

 玉不琢,不成器。--《礼记·学记》

 和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为天子宝。--《荀子》

 如琢如磨。--《诗·卫风·淇奥》。毛传玉曰琢,石曰磨。”

 又如琢玉(雕刻加工玉石);琢火(琢石冒出火星);琢治(雕琢玉石等);琢克(雕刻);琢雕(雕琢,指雕刻金玉为器)。泛指雕刻加工其他物品

 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墨子》

 撰文时的修改加工,琢磨 

 良工

 琢zuó

 ⒈

 琢zhuó

 ⒈雕刻玉石玉不~,不成器。
"不"字解释: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成"字解释: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成,就也。--《说文》

 成德之终也。--《国语·周语》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太元元错》

 箫韶九成。--《书·益稷》

 祝告曰利成。--《仪礼·少牢礼》

 及事成。--《周礼·司书》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落成(建筑物完工)

 变成;成为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成习(成为习惯);成精;成仙(成为神仙)

 成全
"器"字解释: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器,皿也。--《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

 天下神器。--《老子》

 形乃谓之器。--《易·系辞》

 物周为器。--《周书·宝典》

 其贡器物。--《周礼·大行人》

 夫冰炭不同器而久。--《韩非子·显学》

 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韩非子·十过》

 守圉之器。--《墨子·公输》

 肖于器邪。--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盆器倾侧。--《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尽一器。--清

 器(噐)qì

 ⒈用具瓷~。陶~。铁~。武~。~具。

 ⒉气度,才能~量。成~。大~。

 ⒊看重,重视~重。

 ⒋

 器qī 1.用具;器具。 2.古代标志名位﹑爵号的器物。 3.指官职﹑爵位。 4.指宝器。鼎彝等传国之重器。亦指政权。 5.指躯体或器官。 6.指有形的具体事物。与"道"

 相对。 7.指外形。 8.度量;胸怀。 9.犹性。本性。 10.才能;能力。 11.比喻人才。 12.器重,重视。 13.谓量材使用。 14.指使其才为人所用。 15.指国家的

 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