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惝恍迷离

惝恍也作惝况”,失意的样子。迷离凝不清。指茫然若失而凝不清的样子。

惝恍迷离

读音(发音): chǎng huǎng mí lí

详细解释(意思):惝恍也作惝况”,失意的样子。迷离凝不清。指茫然若失而凝不清的样子。

出处(典故):

示例:

第一个字为"惝"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恍"的成语

成语"惝恍迷离"逐字解释

"惝"字解释:惝恍

 

 步徒倚而遥思兮,怊惝恍而乖怀。--屈原《远游》

 

 视眩眠而无见兮,听惝恍而无闻。--《史记》

 惝tǎng(又读chǎng)失意。
"恍"字解释:恍 

 (形声。从心,況省声。字本作恥,亦作慌.本义狂的样子)

 同本义 

 恥,狂之貌。--《说文》

 恥,狂也。--《广雅·释诂四》

 临风恥兮浩歌。--《楚辞·少司命》

 又如恍恍(狂的样子)

 昏瞶不明的样子 

 追恥忽于地底兮。--《后汉书·张衡传》

 精神恥惚。--《神女赋序》。注不自觉知之意。”

 又如恍恍(模凝糊);恍忽(形貌凝不清的样子;神智迷乱不定的样子);恍惑(迷惑)

 心神不安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恥若有望而不来。--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注失意貌。”

 又如恍恍(心神不宁的样子);

 恍(恥)huǎng

 ⒈凝,不清楚~惚。

 ⒉仿佛~若亲临其境。

 ⒊忽然~然大悟。~如隔世。

 恍guāng 1.威武貌。
"迷"字解释:迷 

 (形声。从辵,米声。本义迷路;分辨不清)

 同本义 

 迷,惑也。--《说文》

 烈风雷雨弗迷。--《书·舜典》

 凡夫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之,则为迷。--《韩非子·解老》

 及行迷之未远。--《离骚》

 迷不知宠之门。--《楚辞·惜诵》

 迷其所在。--《聊斋志异·促织》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楚辞·九章·涉江》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遂迷,不复得路。--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其若迷。--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迷其途。

 道中迷雾。--清·姚鼐《登

 迷mí

 ⒈分辨不清~航。~途知返。

 ⒉神智昏乱~糊。~乱。

 ⒊沉醉,对某种事物产生特殊的眷恋~恋。

 ⒋入迷于某种事物的人球~。养兔~。

 ⒌诱惑,陶醉~惑。景色~人。

 ⒍

 ①信仰神仙鬼怪和命运等愚昧者~信。~信者愚昧。对于搞~信活动者,按治安法规处罚;若有罪行,则按《刑法》惩办。

 ②盲目信仰和崇拜切莫~信。
"离"字解释:离 

 (形声。从隹,表示与鸟类有关,离声。离”是鹂”的本字,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本义鸟名。即黄鹂,也称仓庚,鸣声清脆动听)

 同本义 

 离,离黄仓庚也。--《说文》

 離为雉、九家,離为鸟,为飞、为鹤、为黄。--《易·说卦》

 离则配禹。--《颜氏家训》

 流離之子。--《诗·邶风·旌丘》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长离,传说中的凤鸟,比喻有才华的人 

 双鸾游兰渚,二离扬清晖。--傅长虞《赠何劭王济》

 八卦之一,象征火 

 离,为火,为日。--《易·说卦》

 通

 离(離)lí

 ⒈分开,分别~开。~别。~婚。~职。分~。

 ⒉违背背~。

 ⒊相距,隔开距~。隔~。我家~学校有一里路。

 ⒋缺少生活~不了粮食。

 ⒌八卦之一,代表火。

 ⒍

 ⒎

 ⒏

 离chī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 2.猛兽。

 离gǔ 1.山名用字。

 离lì 1.丧失。 2.去掉;弃。

 离lǐ 1.见"离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