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日陵月替

指逐渐衰落、弛退。

日陵月替

读音(发音): rì líng yuè tì

详细解释(意思):指逐渐衰落、弛退。

出处(典故): 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徵曰‘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怠,言事者惟令兢惧,日陵月替,以至危亡。’”

示例:

第四个字为"替"的成语

成语"日陵月替"逐字解释

"日"字解释: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说文》

 离为日,为火。--《易·说卦》

 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周礼·大司徒》

 天无二日,太阳也。--《孟子》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又如日冠(太阳上方的光体);日昃(日斜,日过中午);日昫儿(太阳;日光);日月交食(对头;互相争斗);日头搁山(太阳落山);日头趖西(太阳偏西);日居月诸(日落月出,一天又一

 天)

 白天,白昼 

 夏之日。--《诗·唐风·葛生

 日rì

 ⒈太阳~出。~落。

 ⒉白天,跟"夜"相对夜以继~。

 ⒊天,一昼夜今~。明~。〈引〉某一天生~。纪念~。

 ⒋〈表〉一段时间夏~。昔~。来~方长。

 ⒌

 ⒍

 ⒎

 ⒏

 ①天这些~子太忙。

 ②生活~子会越来越好。

 ③指某一天今天是她过生的~子。
"陵"字解释:陵〈名〉

 (形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夌声。本义大土山)

 同本义 

 陵,大阜也。--说文》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殽有二陵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陵阜陆墐。--《国语·齐语》

 鸿渐于陵。--《易·渐卦》

 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

 又

 循陵而走。

 又如陵谷(山岭和深谷);陵谷变迁(高山深谷变换位置。比喻世事变化);陵丘(后高前低平的大丘);陵居(居住在高陵地区);陵隰(山陵和低湿之地);陵阿(山陵);陵衍(高而广的

 丘陵地)

 引申指帝王陵墓 

 乐游原上望

 陵líng

 ⒈大土山丘~。〈引〉坟墓中山~。十三~。

 ⒉升,登~重山。

 ⒊乘,凌驾勇气~云。

 ⒋侵犯,欺侮。

 ⒌严峻,严密。

 ⒍

 ⒎

 ⒏

 ⒐

 ①纲纪废弛。

 ②衰落。
"月"字解释: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说文》

 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书·洪范》

 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仪礼·觐礼》

 月虚而鱼脑减。--《淮南子·天文》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小雅·天保》

 又如月满则亏,水满则盈(喻指作事应适可而止,做得过分,就会走向反面);月上半阑残(指夜已深);月老冰人(月下老人);月”字流觞(酒令的一种。令中必带月”字);月日(

 月亮和太阳);月晕(月亮周围的光圈);月影(映于水中或隐约如于云间的月亮

 月yuè

 ⒈指月球(月亮,月儿),地球的卫星明~。

 ⒉像月亮的形状或颜色的~饼。~琴。牙~刀。~白(淡蓝色)。

 ⒊时间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

 ⒋按月的~经。~刊。购~票。按~报表。

 ⒌

 ⒍

 ⒎

 ⒏
"替"字解释:替〈动〉

 (形声。本作竝”。从竝,白声。竝,二人并立。本义废弃)

 同本义 

 竝,废也。--《说文》。俗字作替。

 不替孟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勿替引之。--《诗·小雅·楚茨》

 胡不自替。--《诗·大雅·召》

 唯独居思念前世之崇替。--《国语·楚语》

 謇朝谇而夕替。--《离骚》

 又如久替(长期废弃)

 停止 

 荐可而替不。--《国语·晋语》。注去也。”

 又如替手(停手)

 消亡,泯灭 

 君之冢嗣其替乎。--《国语·晋语》。注灭也。”

 又如替罪(诛灭有罪者)

 衰微;衰落 

 替tì

 ⒈代,代理~代。~工。~身。

 ⒉为,给~病人服务。~他人作想。

 ⒊衰落,衰弱兴~。

 ⒋废弃常度未~(度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