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积习成俗

一种做法反复多次实施就成了习俗。

积习成俗

读音(发音): jī xí chéng sú

详细解释(意思):一种做法反复多次实施就成了习俗。

出处(典故): 晋·申绍《上疏陈时务》宰相侯王,迭以侈丽相尚,风靡之化,积习成俗,卧薪之谕,未足甚焉。”

示例:

成语"积习成俗"逐字解释

"积"字解释:积 

 (形声。从禾,责声。从禾”,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堆积谷物)

 同本义 

 积,聚也。--《说文》。按,禾谷之聚曰积。

 令野修道委积。--《周礼·大司徒》。注少曰委,多曰积。”

 掌邦之委积。--《周礼·遗人》。疏三十里言委,五十里言积。”

 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盐铁论·错币》

 又如积谷(存积米谷以备灾荒);积居(聚积;囤积);积仓(贮存谷物的粮仓)

 累积;堆叠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土成为高山,风雨就能从山里兴起,即指积土成山能使气侯发生变化而兴风作雨。兴,起,产生。焉,于是,

 积(積)jī

 ⒈堆积谷物农收~场。〈引〉堆积,聚集~肥。~少致巨。日~月累。~土而为山,~水而为海。

 ⒉长时期造成的~习。~弊。~不相能(能亲善)。~重难返(返回头)。

 ⒊停滞~食。

 ⒋算数乘法的得数乘~。

 ⒌

 ①正面的,进步的~极因素。~极分子。

 ②进取的,努力的~极争取。~极工作。
"习"字解释:习 

 (会意。从羽 。从羽,与鸟飞有关。本义小鸟反复地试飞)

 同本义 

 習,数飞也。--《说文》

 鹰乃学习。--《礼记·月令》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晋·左思《咏史》

 反覆练习,钻研 

 君子以朋友讲习。--《易·象下传》

 是皆习民数者也。--《国 语·周语》。注;习,简习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皇侃义疏习是修故之称也。言人不学则已,既学必因仍而修习,日夜无替也。”

 又如习容(练习举止,整饬仪表);习肄(犹练习);习战(练习作战);习非胜是(对错

 习(習)xí

 ⒈鸟屡次拍着翅膀飞鹰乃学~。

 ⒉反复练,反复学,学后再温熟练~。复~。学~。自~。温~。

 ⒊通晓,熟悉~地形。~水性。

 ⒋长期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惯。积~。恶~。相沿成~。〈引〉常常地~见。~闻。

 ⒌

 ①鸟飞来飞去~ ~笼中鸟。

 ②形容微风吹拂凉风~ ~。
"成"字解释: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成,就也。--《说文》

 成德之终也。--《国语·周语》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太元元错》

 箫韶九成。--《书·益稷》

 祝告曰利成。--《仪礼·少牢礼》

 及事成。--《周礼·司书》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落成(建筑物完工)

 变成;成为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成习(成为习惯);成精;成仙(成为神仙)

 成全
"俗"字解释:俗 

 (形声。从人,谷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俗,习也。--《说文》

 六曰以俗教安。--《周礼·大司徒》

 入国而问俗。--《礼记·曲礼》

 循俗未足多也。--《淮南子·泛论》

 俗主亏情。--《吕氏春秋·情欲》。注凡君也。”

 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荀子·乐论》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汉·贾谊《论积贮疏》

 又如风俗(风,指一时普遍流行的风气;俗,指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习

 俗sú

 ⒈风俗土~。移风易~。

 ⒉民间的,习见的,大众化的~语。通~易懂。

 ⒊低级趣味的,令人讨厌的~套。庸~。鄙~。

 ⒋指未出家的人,以区别于出家的佛教徒凡夫~子。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