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饥饱劳役

指生活劳苦,食无定时。

饥饱劳役

读音(发音): jī bǎo láo yì

详细解释(意思):指生活劳苦,食无定时。

出处(典故): 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俺哥哥三朝的五日,可便忍饿耽饥,五六日不曾尝着水米,常言道饥饱劳役。”

示例:

饥饱劳役成语接龙

第二个字为"饱"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役"的成语

成语"饥饱劳役"逐字解释

"饥"字解释:饥 

 (形声。从食,幾声。本义荒年,五谷无收)

 同本义 

 饑,谷不熟为饑。--《说文》

 五谷不熟谓之饥。--《墨子·七患》

 降丧饥馑。--《诗·小雅·雨无止》

 齐尝大饥,道旁饿死者不可数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凶年饥发,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孟子·梁惠王下》

 四时不出,天下大饥。--《淮南子·天文》

 今山东饥馑,人庶相食。--《汉书·翼奉传》

 又如饥荒;饥馁(饥饿);饥时得一口(紧要处得人救济,恩德深厚);饥氓(逃荒的人);饥岁(荒年)

 

 饥(饑)jī

 ⒈饿,跟"饱"相对~饿难熬。~肠辘辘。~不择食。

 ⒉灾荒,年收成不好~荒。~岁。
"饱"字解释:饱 
 
 (形声。从食,包声。本义吃足)
 
 同本义。与饥”相对 
 
 饱,厌也。--《说文》
 
 饱,满也。--《广雅》
 
 既醉既饱。--《诗·小雅·执竞》
 
 乐岁(丰年)终身饱。--《孟子·梁惠王上》
 
 食不饱,力不足。--唐·韩愈《杂说》
 
 生为之饱。--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酒足饭饱;饱食暖衣(吃得饱,穿得暖。比喻生活富裕安乐)
 
 充足,多 
 
 有学饱而才馁,有才富而学贫。--《文心雕龙·事类》
 
 又如饱参(参悟真理甚多)
 
 饱 
 
 饱满 
 
 满足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
 
 饱 bā0
 
 ①食量得到了满足,与'饿'相反吃~喝足。
 
 ②饱满谷淋~。
 
 ③丰富;充分~学之士、~经忧患。
 
 ④满足大~眼福。
 
 【饱和化合物】饱和烃及其衍生物。其分子中碳-碳原子间完全以单键相连结。
 
 【饱和链烃】见【烷烃】。
 
 【饱和汽】如果汽跟产生这种汽的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这种汽就称为该液体的饱和汽。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液里所溶解的某种溶质如果不能再增加,这样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处于溶解平衡状态。
 
 【饱经风霜】经历过长时期艰苦生活的磨练。
 
 【饱食终日】吃得饱饱地打发日子。形容无所事事。
 
 【饱学】学识丰富~之士。
 
 姓。宋代有饱安盈。见《万姓统谱·巧韵》。
"劳"字解释:劳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同本义 

 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庄子》

 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又如劳心焦思(苦思苦想);劳民(劳役人民);劳民动众(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劳师(使军队劳累;劳军)

 烦劳;麻烦 

 劳各位等了许久,兄弟非常抱歉。--巴金《家》

 又如劳尊(表示客气的敬词。劳驾);劳扰(烦劳打扰)

 慰劳

 劳(勞)láo

 ⒈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力。~心。~动。按~计酬。

 ⒉费力,辛苦~而无功。~苦功高。任~任怨。〈引〉劳累,疲劳以逸待~。

 ⒊烦劳(客气话)~驾。~神。

 ⒋使用言词、实物等慰问~军。慰~。

 ⒌功勋~绩。功~。

 劳lào 1.(今读láo)慰劳。 2.同"耢"。一种耕后碎土和平土的农具。亦指耢地。

 劳liáo 1.广阔。
"役"字解释:役 

 (古文作伇。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殳击人。本义服兵役,戍守边疆)

 同本义 

 役,戍边也。执殳巡行也。--《说文》

 若起野役。--《周礼·遂人》

 听政役以比居州长。--《周礼·小宰》

 行役之事。--《周礼·师田》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王风》。郑玄笺行役多危难,我诚思之。”

 弃政而役,非其任也。--《国语》

 又如役夫(服役的人);役民(服役的人);役卒(服役的人)

 役使,驱使 

 予造天役,遗大投艰于朕身。--《书·大诰》

 又如役车(供役用的车);役徒(服工役的人);

 役yì

 ⒈战事战~。

 ⒉从事军务兵~。预备~。现~军人。

 ⒊使唤,驱使~使。奴~。

 ⒋劳力,需要出力气的事劳~。

 ⒌旧时称被役使的人仆~。差~。衙~。

 役yī 1.服兵役;戍守边疆。 2.服兵役的人,士兵。 3.事。 4.战役。 5.借指大规模的政治运动。 6.役使;差遣。 7.劳役;役作之事。 8.服劳役的人。 9.职任,

 职务。 10.充任;供职。 11.仆役。 12.门徒,弟子。 13.使被吸引而不由自主。 14.引申指牵缠,羁束。 15.营卫,保养。参见"役心"。 16.施行。 17.行列。亦

 指排成行列。《诗.大雅.生民》"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郑玄笺"役,列也。"孔颖达疏"种禾则使有行列,其苗则穟穟然美好。"一说通"颖",禾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