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契船求剑

比喻拘泥成法,不知变通◇多作刻舟求剑”。

契船求剑

读音(发音): qì chuán qiú jiàn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拘泥成法,不知变通◇多作刻舟求剑”。

出处(典故): 语本《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示例: 世易俗异,事执舛殊,不能通其变,而一度以揆之。斯契船而求剑,守株而伺兔也。★《后汉书·张衡传》

第一个字为"契"的成语

成语"契船求剑"逐字解释

"契"字解释:契〈名〉

 后时圣人易之以书契。--《易·系辞》

 掌稽布之书契。--《周礼·质人》。注取予市物之券也,其券之象书两札,刻其侧。”

 献粟者执右契。--《礼记·曲礼》

 翟璜操右契而乘轩。--《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得人遗契者。--《列子·说符》

 言已应,则执其契。--《韩非子·主道》

 又如契卷(互相约束的证据);契印(骑缝印。预备分离后对证用);契箭(作符契用的箭);契面银(回赎或悔约时,按照契约规定须付出的费用);立契为凭

 古代在龟甲、兽骨上灼刻文字和灼刻文字用的刀具,皆称契 

 刻龟甲的凿子

 菙氏掌共燋契,以待

 契(栔)qì

 ⒈合同,契约(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的文书或字据)地~。房~。卖身~。

 ⒉相合,情意相投~友。默~。

 ⒊用刀刻,也指刻的文字~其舟。~文。书~。

 契(偰)xiè

 ⒈传说是舜的臣,商族的祖先,曾帮助禹治洪水。

 契qiè 1.通"挈"。持,取。 2.见"契阔"。
"船"字解释:船〈名〉

 (形声。本义水运工具。古称舟)

 同本义 

 船,舟也。--《说文》。段注古人言舟,汉人言船,毛以今语释古,故云舟即今之船也。”

 小曰舟,大曰船。--《说文义证》

 有渔父者,下船而来。--《庄子·渔父》

 便舍船,从口入。--陶潜《桃花源记》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又如船坞(船厂;停泊、修理或制造船只的地方);船把板(船主);船不漏针(比喻绝无遗失);船多不碍路(数量虽多,但互不妨碍);船横芦篚嚣(轩然大波;闹出乱子);船人(船夫。

 也作舩人);船头(船的前部;船老大)

 空间交通工具 

 船 chuán水上主要运输工具木~、轮~、气垫~。

 【船闸】为船舶克服水道落差而设置的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通航建筑物。一般由闸室、上下闸以及上下游引航道组成。其类型很多,主要有单级船闸和多级船闸。

 船(舩、舡)chuán水上交通工具(种类很多)渔~。帆~。战~。运输~。旅游~。
"求"字解释:求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

 衣)

 裘”的古字。皮衣 

 乐正求。--《汉书》

 姓

 求 〈动〉

 请求;干请;乞助 

 求,乞也。--《增韵》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史记·屈原列传》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

 求其能千里也。

 求救于孙将军。--《资治通鉴》

 又如求浼(请求;央求);求神福(祈求神灵保佑;祝福);求张良,拜

 求qiú

 ⒈寻找,想办法得到~解。~学。寻~。精益~精。上下~索。

 ⒉恳请,乞助~人。~救。请~。乞~。

 ⒊需要需~。要~。供~相应。
"剑"字解释:剑 

 (形声。从刀,佥声。本义古代兵器。长刃两面,中间有脊,短柄)

 同本义 

 劒,人所带兵也。--《说文》。注今之匕首。”

 昔葛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为剑。--《管子》

 负剑辟咡诏之。--《礼记·曲礼》

 疆花不落,弓晓月逾明。--虞世南《从军行》

 又如剑锷(剑的锋刃);剑首(剑环。用玉或金属制成,上面镂刻有花纹);剑气(剑的光芒;比喻人的声望)

 剑术 

 剑 

 以剑杀人 

 剑斩虞常。--东汉·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剑(劍、劒)jiàn〈古〉一种兵器,长条形,两面有刃,前端尖利。有柄。有剑鞘。现已作为体育运动用品拔~。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