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遁阴匿景

指隐藏形迹。

遁阴匿景

读音(发音): dùn yīn nì jǐng

详细解释(意思):指隐藏形迹。

出处(典故): 晋·陆云《南征赋》遁阴匿景,静言勿哗。”

示例:

成语"遁阴匿景"逐字解释

"遁"字解释:遁 

 (形声。从辵,盾声。本义逃避)

 同本义 

 遁,迁也。--《说文》

 遁,避也。--《广雅·释诂三》

 遁,犹回避也。--《后汉书·杜林传》注

 阳遁而不能蒸。--《国语·周语》

 平当逡遁有耻。--《汉书·隽疏干薛平传赞》

 又如遁隐(避世隐居);遁天(逃遁天理,违背自然);遁命(逃避任命);遁俗(犹言逃避世俗);遁避(犹逃避)

 逃跑,逃走 

 一曰逃也。--《说文》

 晋将遁矣。--《国语·楚语》

 敌弃炮仓皇遁。--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虎大骇,远遁。--唐·柳宗元《三戒》

 又如遁世离群(逃离人世,

 遁 dùn

 ①逃走~逃。

 ②回避~世。

 【遁词】

 【遁辞】在理屈词穷时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遁迹】避开人世;隐居。

 遁qūn 1.见"遁巡"。
"阴"字解释:阴 

 (会意。从阜,从侌,侌亦声。阜,土山,从阜多与地形有关。简化字属会意,表示月夜笼罩山冈,很阴暗。本义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同本义 

 陰,誾也。山之北,水之南也。从阜,从侌。--《说文》

 鸣鹤在阴。--《易·中孚》。按,二在兑泽之中,艮山之下,故称阴。

 壜上张赤挛阴羽。--《周书·王会》

 相其阴阳。--《诗·大雅·公刘》

 阴竹之管。--《周礼·大司乐》

 令剥阴木而水之。--《周礼·柞氏》

 达于汉阴(汉水南岸)。--《列子·汤问》

 洞庭之阴。--唐·李朝威《柳毅传》

 阴谷皆入济

 阴(陰、隂)yīn

 ⒈跟"阳"相对。〈古〉我国哲学家认为"阴"、"阳"是贯穿于一切事物的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如天、火、热为"阳",地、水、寒为"阴"。又如胸为~,背为阳。如

 以胸腹而言,胸在上为阳,腹在下为~。以阴阳交错的变化,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发展。

 ⒉称月亮为"太阴",简称"阴"月为~。~历。

 ⒊暗中,凹进的,不外露的~暗角落。~文图章。~沟。~河(地下河)。

 ⒋云遮挡着太阳或月亮、星星~天。夕~。~雨。

 ⒌光线被东西遮住所造成的影子~影。树~。

 ⒍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居山之~『水之~。华~县,在陕西省华山之北。江~县,在江苏省长江之南。

 ⒎带负电的~电。~极。

 ⒏物体的背面碑~。

 ⒐诡诈,不光明正大~谋诡计。~险毒辣。

 ⒑女的,雌的或化验用语男为阳,女为~。~性反应。

 ⒒生殖器或专指女性生殖器女~。

 ⒓迷信者所谓"属于鬼、神的"~间、~宅等等都是虚构的。

 ⒔

 ⒕

 ⒖

 ⒗

 ①天气低沉郁闷。

 ②气氛不活跃。

 ③忧郁、不开朗~郁不乐。

 阴yìn 1.覆荫;庇护。 2.埋藏。

 阴ān 1.沉默。《书.说命上》﹕"王宅忧,亮阴三祀。"孔传﹕"阴,默也。"一说通"闇",为居丧的小屋,凶庐。见《礼记.丧服四制》"《书》曰高宗谅暗"郑玄注﹑《论语.

 宪问》"《书》云高宗谅阴"杨伯峻注。
"匿"字解释:匿〈动〉

 (形声。从匚,若声(上古读音与匿声相近)。匚”表示有所藏。本义隐藏,躲藏)

 同本义 

 匿,亡也。--《说文》

 匿,藏也。--《广雅》

 瑾瑜匿瑕。--《左传·宣公十五年》。注亦藏也。”

 而知匿其暱。--《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注藏也。”

 匿怨而友其人。--《论语》。皇疏藏也。”

 引车避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

 君畏匿之。

 匿于溷藩以免。(藏在厕所里。溷,厕所。藩,篱、墙。)--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隐匿(隐藏;躲起来);藏匿(藏起来不让人发现);匿光(隐藏其光华。比喻才德不外露

 匿nì隐藏,躲避隐~。藏~。~名。~迹。

 匿tè 1.邪恶。 2.差错,差误。
"景"字解释:景 

 (形声。从日,京声。本义日光)

 同本义 

 景,日光也。--《说文》

 浊明外景,清明内景。--《荀子·解蔽》

 四时和谓之景风。--《尔雅》

 南方景风。--《广雅》。按,犹日光风也。

 日出天而耀景。--江淹《别赋》

 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文选·张载·七哀诗》

 流景曜之韡晔。--张衡《西京赋》

 景翳翳以将入。--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至若春和景明。--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景曜(光彩);景光(亮光);景焕(光彩照射);景辉(光辉)

 太阳 

 景jǐng

 ⒈日光耀~。

 ⒉风光,风景~致。~色。佳~。美~。

 ⒊状况,情况,景象盛~。情~。远~。背~。

 ⒋敬慕,佩服~慕。~仰。

 ⒌大~山与京(京高丘)。

 ⒍

 ⒎

 ⒏

 ⒐〈古〉通"影"。影子。

 景yǐng 1.后多作"影"。影子;阴影。《诗.墉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景。"孔颖达疏"泛泛然见其影之去往而不碍。"一说,通"憬"。远行的样子。见清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