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山小鲁
比喻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
登山小鲁
读音(发音): dēng shān xiǎo lǔ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
出处(典故): 《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示例: 三皇内文,九鼎丹法,莫不究其条贯,犹登山而小鲁;践其户庭,若披云而见日。★唐·岑文本《京师至德观法主孟法师碑铭序》
第四个字为"鲁"的成语
成语"登山小鲁"逐字解释
"登"字解释:登 (象形。本义上车) 同本义 登,上车也。--《说文》 登,陞也。--《尔雅》 登车则有光矣。--《礼记·玉藻》 登轼而望之。--《左传·庄公十年》 升,上,从下而上 登席不由前。--《礼记·玉藻》。注升也。” 欲释阶而登天兮。--《楚辞·惜诵》。注上也。” 诞上登于岸。--《诗·大雅·皇矣》 登斯楼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捷足先登;登宝(登基;帝王即位);登筵(登上筵席);登平(上升);登仙(声名 登 dēng ①由低处到高处(多指人步行)~山、攀~。 ②刊登;记载~报、~记。 ③(谷物)成熟五谷丰~。 ④踩;踏~在桌上钉画片。 ⑤腿脚向下用力~自行车。 【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艺等达到很高水平。也比喻达到极点。造到。 【登基】帝王即位。 【登极】同'登基'。极北极星,古人认为众星环绕,因此用来比喻王位的至尊。 【登科】古代科举考试应考人被录取。 【登陆舰】运送登陆兵和武器装备到敌岸登陆的军舰。分大型和中型。排水量800-8000吨,航速12-20节,船底平,吃水浅,能在无停靠设备,适于登陆的岸滩登陆。 【登陆舰船】见【两栖舰船】。 【登山运动】攀登山的顶峰的运动。运动员需具坚强的意志、体质和一定的技术,在严寒和缺氧的情况下攀登高山。对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国防建设也有一定意义。 【登堂入室】见【升堂入室】。 【登月舱】为运载宇航员离开指令舱到月球表面活动并返回而设计的一种航天器的舱。 登dèng 1.通"凳"。 2.通"墱"。石级。 登dé 1.取得;获得。
"山"字解释: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华~。 ⒉像山的~洪。冰~。~墙(房屋两头的墙)。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蚕簇蚕已上~。
"小"字解释: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小,物之微也。--《说文》 小往大来。--《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 彼所小言尽人毒也。--《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翱 噂彼小星。--《诗·召南·小星》 受小球大球。--《诗·商颂·长发》 怨不在大,亦不在小。--《书·康诰》 又如小鹿儿(喻指因紧张而剧烈跳动的心脏);小录(新科进士的题名录);小 小xiǎo ⒈跟"大"相对 ①面积、范围小的~山。~国。~块田。 ②量少的~量。~数。~雨。一~点。 ③程度浅的~学生。 ④声音低的~声。 ⑤年幼的,排行最末的~孩子。~妹妹。 ⑥谦词~弟。~女。~号。 ⒉轻视~看。 ⒊稍微~试锋芒。 ⒋时间短~住。~歇。 ⒌ ⒍ ①矮小的人~人国(童话)。 ②旧时指被统治者或地位低下的人。 ③人格卑鄙的人无耻~人。 ⒎ ①戏曲、杂技中的丑角。 ②〈喻〉轻浮,不顾廉耻的人跳梁~丑。 ⒏ ①寻常非同~可。 ②旧时谦称自己~可愿往。 ⒐
"鲁"字解释:鲁 (会意。甲骨文从鱼,从口,口”象器形。整个字形象鱼在器皿之中。本义鱼味美,嘉) 同本义 (古鲁字)从曰,不从白,彝器每言鲁休”,纯鲁”,阮氏元云鲁本义盖为嘉,从鲁入口,嘉美也。”--林义光《文源》 迟钝,愚钝 参也鲁。--《论语》 鲁人以为敏。--《左传》 容居,鲁人也。--《礼记·檀弓》 又如鲁拙(笨拙);鲁人(鲁钝的人,愚钝的人) 莽撞,粗野 鲁 中国春秋时国名 鲁lǔ ⒈笨,愚钝~钝。 ⒉冒失,莽撞,粗野~莽(也作"卤莽")。粗~。 ⒊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南部一带。 ⒋山东省的简称。 鲁lǚ 1.陈述。 2.旅行。参见"鲁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