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以肉去蚁

用肉驱赶蚂蚁,蚂蚁越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以肉去蚁

读音(发音): yǐ ròu qù yǐ

详细解释(意思):用肉驱赶蚂蚁,蚂蚁越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出处(典故):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示例:

第四个字为"蚁"的成语

成语"以肉去蚁"逐字解释

"以"字解释: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以,用也。--《说文》

 以,用也。--《小尔雅》

 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封疆社稷是以。--《左传·定公十年》

 纯以形式。--蔡元培《图画》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又如以手代足(爬行。表示甘愿认错受罚);以疏间亲(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密的人);以耳为目(把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以指测河(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

 的)

 使,令 

 向欲以齐事王攻宋也。--《战国策》

 又如以彰

 以yǐ

 ⒈拿,把,用,将~礼相待。~理服人。~儆效尤。~退为进。~逸待劳。

 ⒉依,顺,按照~次进入。~此类推。

 ⒊因,因为不~人废言。不~失败而灰心。

 ⒋在,于(指日、时)~1921年7月1日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⒌来,目的在于学文化,~增长知识。遵守交通规则,~免发生车祸。

 ⒍连词~及。~至(一直到)。~致(因而)。所~。

 ⒎文言连词。用法同"而"城高~厚。地广~深。

 ⒏语气词。跟"可"、"得"、"足"、"能"、"堪"等连用可~合作。得~观赏。足~胜任。堪~媲美。

 ⒐放于位置词前〈表〉时间、方位、数量等的界限五天~内。长江~南。七尺~下。

 ⒑

 ⒒〈古〉通"已"。已经固~怪之矣。

 ⒓
"肉"字解释:肉 

 (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肉,胾肉。--《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

 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

 七十者可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不归肉。--《礼记·曾子问》

 辨体名肉物。--《周礼·内饷》

 又如吃肉;蟹肉;家禽的黑肉;肉醢(肉酱);肉山脯林(积肉如山,列脯如林);肉林(食用之肉极多,悬挂于林,形容穷奢极欲);肉腥(鱼肉等类荤腥食物);肉糜(肉粥);肉羹(用肉作

 成的浓汤)

 指人体的

 肉ròu

 ⒈人或动物附着在骨骼上的柔软物质肌~。猪~。

 ⒉果实的可吃部分果~。桂圆~。

 ⒊果实不脆、不酥~瓤西瓜。

 ⒋〈方〉性子慢,动作迟缓~脾气。他做事太~。

 ⒌

 ⒍
"去"字解释:去〈动〉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本义离开)

 同本义 

 去,人相违也。--《说文》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纪侯大去其国。--《春秋·庄公四年》

 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谷梁传》

 武子去所。--《左传·襄公二十年》

 不能相去。--《战国策·齐策》

 乃去。--唐·柳宗元《三戒》

 久而不去。--宋·欧阳修《归田录》

 一狼径去。--《聊斋志异·狼三则》

 东向驰去。--清·魏禧《大铁椎

 去qù

 ⒈离开~职。离~。就~。

 ⒉前往,由此到彼~学校。从成都~上海。快给他~封信。

 ⒊距,距离,差别此~那儿有两公里。相~甚远。

 ⒋除掉,放弃,减掉~掉。除~。减~。

 ⒌已过的过~的。特指刚过的一年~冬。~年。

 ⒍失掉大势已~。

 ⒎在动词前〈表〉去做或要做~杀鸡。明天~买鞋。

 ⒏在动词后〈表〉趋向或持续下~。出~。让他说~。照常做~。

 ⒐扮演(戏曲里角色)你~演书生。

 ⒑

 ⒒

 ⒓

 去jǔ 1.收藏。

 去qū 1.驱逐。
"蚁"字解释:蚁 

 (形声。从虫,义声。本作螘”。本义蚂蚁)

 膜翅类昆虫名。俗称蚂蚁 

 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螘也。--《庄子》

 又如蚁附蝇趋(如蚁附膻,如蝇逐臭。意指攀附、奉承);蚁聚蜂屯(像蚂蚁和蜜蜂一样杂乱地聚集在一起)

 酒的泡沫 

 玄色 

 麻冕蚁裳。--《书》。郑玄注蚁谓色玄也。”

 又如蚁裳(玄色下衣)

 蚁 

 比喻卑微;微末;小 

 蚁(蟻、螘)y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