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揠苗助长
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揠苗助长
读音(发音): yà miáo zhù zhǎng
详细解释(意思):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出处(典故): 《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示例: 对学生的教育既不能~,也不能放任自流。
揠苗助长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揠"的成语
成语"揠苗助长"逐字解释
"揠"字解释:揠 (形声。从手,匽声。本义拔起) 同本义 揠,拔也。--《说文》 拔心曰揠。--《小尔雅·广物》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孟子·公孙丑上》 又如揠苗助长 提拔 德与琼素不相下,一旦揠之在上,则必争。--《宋书·岳飞传》 抓着马鞍 杀得曹操盔斜发乱,发甲捶胸,揠鞍吐血。--《老残游记》 揠苗助长 拔 揠yà拔~苗助长(〈喻〉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苗"字解释:苗 (会意。从田,从苃。田里生长的形状象草的东西。本义禾苗,未吐穗的庄稼) 同本义;泛指初生的植物 苗,草生于田者。--《说文》 无食我苗。--《诗·魏风·硕鼠》。传嘉谷也。” 无苗。--《公羊传·庄公七年》。注苗者禾也。生曰苗,秀曰禾。”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孟子》 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韩非子·内储说上》 八月苗未枯。--宋·沈括《梦溪笔谈》 无苗时采。 有苗时采。 又如补苗;间苗;秧苗;麦苗;豆苗;壮苗(健壮的幼苗) 指禾谷之实 苗miáo ⒈没有吐穗的庄稼。泛指初生的植物禾~。蒜~。树~。 ⒉某些初生的饲养动物鱼~。猪~(也叫苗猪)。 ⒊形状像苗的火~。 ⒋事物的原由、开端或早期显露的迹象根~。~头。矿~。 ⒌疫苗,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生物制剂卡介~。 ⒍ ⒎ ⒏
"助"字解释:助 (形声。从力,且声。助人要用力,故从力。本义帮助) 同本义(在物质上或精神上给予协助) 助,左也。--《说文》 助,佐也。--《小尔雅》 非助我者也。--《论语》。孔注犹益也。” 九一而助。--《孟子》 助天为虐者,不祥。--《国语·越语下》 予助苗长矣。--《孟子·公孙丑上》 跳往助之。--《列子·汤问》 负薪刍助之。--《资治通鉴·唐纪》 挟矢以助战。--明·魏禧《大铁椎传》 肤觉之助。--蔡元培《图画》 又如助胆(帮助壮胆);互助(互相帮助);扶助(帮助);资助(用财物帮助);助力(帮助;援助) 助zhù 1.辅助;帮助。 2.助法。古代的一种劳役租赋制度。 3.增添;增加。 助chú 1.除去。
"长"字解释:长 chang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同本义。与短”相对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顺彼长道。--《诗·鲁颂·泮水》 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长毂九百。--《左传·昭公五年》 布帛长短同。--《孟子》 长三尺。--《仪礼·士冠礼》 长丈二尺。--《周礼·凌人》注 长一身有半。--《论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又如狭长(窄而长);长铗(剑的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短的叫短铗) 时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