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使智使勇

使用。用人所长,以收其功。

使智使勇

读音(发音): shǐ zhì shǐ yǒng

详细解释(意思):使用。用人所长,以收其功。

出处(典故): 《新唐书·侯君集传》军法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是以前圣使人,必收所长而弃所短。”

示例:

成语"使智使勇"逐字解释

"使"字解释:使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使,伶也。--《说文》。按,伶者,令也。

 故君使其臣。--《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列传》

 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支使(命令人去做事)

 派遣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汉·贾谊《过秦论》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差使(差遣;派遣)

 使shǐ

 ⒈命令,派遣,支配指~。差~。支~。~臂~指(身体支配胳膊,胳膊支配手指。〈喻〉指挥如意)。

 ⒉叫,让,令~人振奋。迫~敌人投降。

 ⒊用~力。这把刀好~。

 ⒋纵任~性子。

 ⒌假如,假若假~。

 ⒍派往他国的外交人员~者。大~。特~。

 ⒎
"智"字解释:智 

 (会意兼形声。从日,从知,知亦声。知”的后起字。本义聪明,智力强) 同本义 

 然后智生于忧患。--《荀子》引《孟子》

 甚智其子。--《韩非子·说难》

 不可谓智。--《墨子·公输》

 智术浅短。--《三国志·诸葛亮传》

 少年智则国智。--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又如智赛隋何,机强陆贾(二人均为汉、楚时代智囊人物。意为聪明经顶,灵活异常);智数(才智;见识)

 智 

 智慧,智谋 

 智,烛也。--《法言·脩身》

 智,性也。--《韩非子·显学》

 智者,心之府也

 智zhì

 ⒈聪明,有见识~叟。~者千虑,必有一失。经一事,长一~。

 ⒉

 ⒊

 ⒋
"使"字解释:使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使,伶也。--《说文》。按,伶者,令也。

 故君使其臣。--《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列传》

 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支使(命令人去做事)

 派遣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汉·贾谊《过秦论》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差使(差遣;派遣)

 使shǐ

 ⒈命令,派遣,支配指~。差~。支~。~臂~指(身体支配胳膊,胳膊支配手指。〈喻〉指挥如意)。

 ⒉叫,让,令~人振奋。迫~敌人投降。

 ⒊用~力。这把刀好~。

 ⒋纵任~性子。

 ⒌假如,假若假~。

 ⒍派往他国的外交人员~者。大~。特~。

 ⒎
"勇"字解释:勇 

 (本作勈,或作恿。形声。从力,甬声。从力,与力气有关。本义果敢,胆大)

 同本义 

 勇,气也。--《说文》

 无拳无勇。--《诗·小雅·巧言》

 尔勇伊何。

 勇志之所以敢也。--《墨子经上》

 勇,文之帅也。--《国语·周语》

 知死不辟,勇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勇于就死。--清·林觉民《与妻书》

 若素名勇。--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兴甚勇。--《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勇而多艺。--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忠勇(忠诚而勇敢);英勇(勇敢出众);勇悍(勇敢强悍);勇烈(勇敢猛烈);勇夫(勇敢的人)

 勇yǒng

 ⒈敢干,有胆量~敢。~猛。~士。~往直前。~冠三军。

 ⒉不畏惧,不推诿~于献身。~于认错。~挑重担。

 ⒊清代地方上临时招募的兵卒。

 ⒋泛指兵卒散兵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