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烂额焦头

形容十分狼狈窘迫的样子。

烂额焦头

读音(发音): làn é jiāo tóu

详细解释(意思):形容十分狼狈窘迫的样子。

出处(典故): 宋·李纲《谢移沣州居住表》进不量其浅薄,退遂致于烂额焦头。”

示例: 人生皆作如是观,~称上客。★清·洪亮吉《为史秀才次星赋焦尾砚》

第二个字为"额"的成语

成语"烂额焦头"逐字解释

"烂"字解释:烂 

 (形声。从火,阑声。本义煮烂)

 同本义 

 実,孰也。--《说文》。字亦作爛。

 熟而不烂。--《吕氏春秋·本味》

 三日三夕不烂。--晋·干宝《搜神记》

 又

 此儿头不烂。

 是必烂也。

 三首俱烂。

 又如烂饭(加水较多而煮成的又软又烂的饭);烂煮(煮至熟烂);烂蒸(蒸至烂熟);烂椹(熟透的桑椹)

 火烧伤 

 焦头烂额为上客。--《汉书·霍光传》

 头绪乱 

 零碎,断片 

 烂 

 腐

 烂(爛)làn

 ⒈稀软~泥。

 ⒉过熟,熟透蚕豆煮~了。〈引〉极,甚这本书读得~熟。

 ⒊腐朽,败坏敌人一天天~下去。

 ⒋腐坏,破碎腐~。~桃子。~衣服。破铜~铁。

 ⒌头绪乱~摊子。

 ⒍[烂漫][烂熳][烂缦]

 ①色彩鲜艳,光彩四射云霞~漫。

 ②坦率自然,毫无做作天真~漫。

 ③散乱忽~漫而无成。
"额"字解释:额 

 (形声。从页,客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额头,脑门)

 同本义 

 頿,颡也。从页,各声。字亦作额。--《说文》

 封说为龙頿侯。--《汉书·卫青传》

 龙额。--《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又如额颅(额头,前额);额颅盖(前额);额花(妇女用来贴在额上的以纸、绢、玉等做成的装饰花);额黄(六朝至唐时的妇女,喜欢在额间涂上黄颜色作为装饰,称为额黄。也称

 额山”)

 店铺或厅堂正面和顶部挂的有字的板,牌匾 

 规定的数目 

 额 é

 ①人脸眉毛之上头发之下的部分。也指某些动物头部与人额相当的部分。俗称脑门子。

 ②牌匾门~。

 ③规定的数量定~、超~。

 【额外价值】见【剩余价值】。
"焦"字解释:焦〈动〉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隹”,短尾鸟,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

 同本义 

 焦,火所伤也。--《说文》

 焦,火烧黑也。--《玉篇》

 濡灸之举焦。--《礼记·内则》

 凡气因火变则为焦。--《素问》

 又如焦盆(焦杯。焚纸的火池);焦鎚(一种烤熟的饼食);焦尾(焦桐,焦尾瑟。东汉蔡邕用一端有焦痕的桐木所制的琴◇多指名贵的琴);焦霹雳(能对人畜、植物或建筑物造成

 很大桅的霹雷)

 干枯;枯焦 

 五谷焦死。--《墨子·非攻下》

 又如焦芽(枯焦的

 焦jiāo

 ⒈物体经火烧变成炭样饭~了。~头烂额(头被火烧成重伤。〈喻〉十分窘迫难堪)。

 ⒉酥,脆~麻花,很好吃。〈喻〉极干这捆柴~干。

 ⒊着急,忧虑,烦躁~急。~心。~虑。~躁。~灼。

 ⒋功、热、能量等单位名称"焦耳"的简称,符号j。

 ⒌

 焦qiáo 1.通"谯"。 2.通"憔"。参见"焦瘁"。 3.用同"瞧"。
"头"字解释:头〈名〉

 (形声。从页,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同本义 

 頭,首也。--《说文》

 苞头者,神所居。--《春秋·元命》

 头容直。--《礼记·玉藻》

 左头奉之。--《仪礼·士相见礼》

 杀人者刎头。--《公羊传》注

 王购子头千金。--晋·干宝《搜神记》

 将子头与剑来。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白居易《卖炭翁》

 举头望明月。--唐·李白《静夜思》

 低头思故乡。

 又如头直上(头顶上);光头(剃光的头;头上没有戴帽子);头大(形容遇到困难头昏脑胀的样子

 头(頭)tóu

 ⒈脑袋,人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体的最前部分~颅。特指头发梳~。

 ⒉物体的顶端、前端或事情的起点、终点山~。车~。有~有尾。一年到~。

 ⒊第一,开初的~号。~班。~等舱。~半月。

 ⒋以前,在前面的~三年。~里走的是她。

 ⒌为首的(多用于贬义)~领。~儿。把~。盗窃~子。

 ⒍方面他们几个是一~的。

 ⒎接近事到临~。

 ⒏物品的残存部分粉笔~。布~儿。

 ⒐量词。指牲畜、像头的、不定数量等五~猪。四~蒜。百来~。

 ⒑词尾(读轻声)石~。拳~。苦~儿。有看~。在上~。放外~。看后~。

 ⒒

 ⒓

 ⒔

 ⒕

 ①脑筋,理智或思想不要昏~昏脑。

 ②要领,门路这件事还没有摸着~脑。

 ③首领她是这儿的~脑。

 头tou 1.名词后缀。接于名词性词根之后。 2.名词后缀。接于动词词根之后。 3.名词后缀。接于形容词词根之后。 4.方位词后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