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金枷玉锁

枷套在脖子上的刑具;锁用铁环连接而成的刑具。比喻儿女既是父母的宝贝,又是负低包袱。

金枷玉锁

读音(发音): jīn jiā yù suǒ

详细解释(意思):枷套在脖子上的刑具;锁用铁环连接而成的刑具。比喻儿女既是父母的宝贝,又是负低包袱。

出处(典故): 元·无名氏《小张屠》第二折到来日只少个殃人祸,儿女是金枷玉锁。”

示例:

金枷玉锁成语接龙

第二个字为"枷"的成语

成语"金枷玉锁"逐字解释

"金"字解释:金〈名〉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说文》

 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尔雅·释地》

 系于金柅。--《易·妒》

 惟金三品。--《书·禹贡》。注铜三色也。”

 项掣金锁。--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五金(指金、银、铜、铁、锡,泛指金属);白金(铂的通称;古代指银子);金背(镜子);金钥(门销或金属门

 金jīn

 ⒈金属元素之一。符号au。通称"金子",黄赤色,质软,延伸性强,它是一种贵重金属。可做硬币、日常生活用品、装饰品等。

 ⒉金属的通称五~∠~。

 ⒊钱现~。奖~。基~。

 ⒋〈喻〉尊重,尊贵~言。

 ⒌〈喻〉坚固~石之交。固若~汤。

 ⒍打击乐器~鼓齐鸣。

 金jìn 1.一说通"唫"。参见"金舌弊口"。
"枷"字解释:枷 

 (形声。从木,加声。本义连枷。脱粒用的农具)

 同本义(农具名) 

 枷,加也。加杖于柄头,以过穗而出其谷也。--《释名·释器用》

 刑具名 

 枷,枷锁。--《广韵》

 凡死罪枷而拳,流罪枷而梏。--《隋书·刑法志》

 又如枷杻(刑具。木枷和手铐);枷梢(刑具。枷板);枷棒(枷和木杖);枷楔(上枷和楔手指的刑罚)

 通架”。支持或置物的用具,衣架 

 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礼记·曲礼上》

 枷 

 枷住,上枷 

 枷jiā

 ⒈〈古〉套在犯人脖子上的一种刑具。

 ⒉

 枷jià 1.衣架。
"玉"字解释: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文》

 君无故玉不去身。--《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

 五玉。--《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王齐则共食玉。--《周礼·王府》

 惟辟玉食。--《书·洪范》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又如玉情儿(玉石的质量、成色);玉墀(白玉台阶);玉阙(宝座;皇宫);玉虚(道教指玉帝的居处);玉树(指槐树);玉砚(玉石制的砚台);玉雕(玉石雕成

 玉yù

 ⒈一种珍贵的矿石,质细而坚硬,有光泽,微透明,可雕琢成簪、环等装饰品。〈喻〉洁白、美丽~颜。~龙。~人。

 ⒉敬词~体。~照(人像照片)。

 ⒊

 、穗可作饲料用。
"锁"字解释:锁

 (形声)

 置于可启闭的器物上,以钥匙或暗码(如字码机构、时间机构、自动释放开关、磁性螺线管等)打开的扣件 

 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锁管(锁簧插入的锁身);锁孔(锁眼);锁梃儿(锁的销子);上锁

 一种用铁环钩连而成的刑具 

 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汉·王充《论衡·订鬼篇》

 又如锁靠(束缚手腕的刑具);锁韁(枷锁和韁绳)

 链子 

 俄有赤龙长千余尺,电目血舌,朱鳞火鬣,项掣全锁,锁牵玉柱,千雷万霆,激绕其身。--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锁子(锁链);锁

 锁suǒ

 ⒈安在门、箱、柜等的开合处,使人不能随便打开的器具铁~。弹子~。

 ⒉用锁锁住~门。~好箱子。

 ⒊封闭封~。

 ⒋链子~链。枷~。

 ⒌紧皱眉头双眉深~。

 ⒍一种缝纫法,针脚密,线斜交或钩连,多用于衣物边沿上~边。~扣眼。

 ⒎像锁的东西石~。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