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跷足抗首

踮起脚跟,仰起头。形容热切期望的样子。

跷足抗首

读音(发音): qiāo zú kàng shǒu

详细解释(意思):踮起脚跟,仰起头。形容热切期望的样子。

出处(典故):

示例:

第一个字为"跷"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抗"的成语

成语"跷足抗首"逐字解释

"跷"字解释:跷 

 (形声。从足,尧声。本义举足)

 同本义 

 躥,举足行高也。从足,喬声。--《说文》

 可躥足而待也。--《汉书·高帝纪》

 莫不躥足抗首。--扬雄《长杨赋》

 又如跷蹄辇脚(高举脚,轻落足);跷着腿坐着;跷足(举足);跷腿(抬脚举步)

 竖起 

 踮起脚后跟 

 跷起脚来,把一个一个脸面都看遍,哪个也不是菊英。--赵树理《三里湾》

 又如跷足(踮起脚跟)

 跛 

 他一跷一拐地努力走着。--茅盾《脱险杂记》

 又如跷足(跛足);跷脚(跛足;瘸腿)

 用同

 跷(躤、躥)qiāo举足,竖起~脚。~腿。~起大拇指。
"足"字解释:足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说文》。按,膝下至跖之总名也。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

 震为足。--《易·说卦》

 足恭而口圣。--《大戴礼记》

 手足胼胝,面目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韩非子》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折臂断足。--清

 足zú

 ⒈脚~迹。手舞~蹈。

 ⒉满,够量,充分满~。~够。充~。富~。

 ⒊补上补~。以昼~夜。

 ⒋完全此项工作一人~可完成。

 ⒌尽情地,尽量地他们~玩了半天。

 ⒍值得不~为奇。微不~道。

 ⒎够得上这本书~有八万字。

 ⒏

 足jù 1.(今读zú)补足;凑满。 2.拥,增益。参见"足本"。 3.过分。参见"足恭"。
"抗"字解释:抗〈动〉

 (形声。从手,亢声。本义抵抗,抵御)

 同本义 

 抗,扦也。--《说文》

 抗,御也。--《小尔雅·广言》

 抗木横一缩。--《仪礼·既夕礼》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抗木(旧时所用的葬具。在棺木之上覆盖一席,用以防御尘土);抗力(抵抗力);抗犯(抵抗与进犯);抗玩(玩忽抗命);抗质(谓劫持人质以相抗);抗矫(矫情抗俗,高蹈)

 抗拒;拒绝 

 安能抗此难乎。--《资治通鉴》

 抗辞慷慨。--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又如

 抗kàng

 ⒈抵挡,抵御~洪。抵~。~日战争。~美援朝(朝朝鲜)。〈引〉

 ①拒绝,不顺从~拒从严。严查~命。严惩~税。

 ②不妥协~诉。

 ⒉相当,抵得过~衡。分庭~礼。

 ⒊[抗议]声明己方意见,谴责对方的言行。

 ⒋[抗战]抵抗外来侵略的战争。在我国特指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战八年胜利到。

 抗gāng 1.用肩承物。 2.承担。 3.通"康"。参见"抗庄"。

 抗káng 1.用肩承物。 2.承担。 3.通"康"。参见"抗庄"。
"首"字解释:首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同本义 

 首,阳也。--《汉书·天文志》

 首身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诗·卫风·伯兮》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战国策·燕策》

 以刀劈狼首。--《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昂首;叩首;搔首;首功(以获敌首论功);首虏(指斩获敌人的首级);首枕其股(让死者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这是古代臣下对横遭杀害的君主表示哀痛之礼);首丘(归葬故乡;

 亦指怀念故乡);首身

 首shǒu

 ⒈头~饰。昂~阔步。俯~帖耳。

 ⒉头头,最大的~领。罪魁祸~。

 ⒊领导人~长。

 ⒋最先,最早,第一~先。~创。~次。~席。~当其冲。~屈一指。

 ⒌方面北~。下~。

 ⒍有罪自陈或出面告发自~。出~。

 ⒎量词。指诗词歌赋等民歌三~。唐诗三百~。

 ⒏

 ⒐

 ⒑

 ⒒

 ⒓

 ①最重要的,第一位的。

 ②首脑~要人物。

 ⒔

 ①为首的人或机关。

 ②国家的主要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