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岑楼齐末

只比较末端,方寸的木头也可高过高楼。比喻不从本着手,则无法认清事实。

岑楼齐末

读音(发音): cén lóu qí mò

详细解释(意思):只比较末端,方寸的木头也可高过高楼。比喻不从本着手,则无法认清事实。

出处(典故): 《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岑楼齐末,不识高卑。”

示例:

第一个字为"岑"的成语

成语"岑楼齐末"逐字解释

"岑"字解释:岑 

 (形声。从山,今声。本义小而高的山)

 同本义 

 岑,山小而高也。--《说文》

 可使高于岑楼。--《孟子》。注岑楼,山之锐岭者。”按,谓山之层叠似楼也。”

 未始离于岑。--《庄子·徐无鬼》。注岸也。”

 饮青岑之王醴兮。--张衡《思玄赋》

 托九成之孤岑兮。--马融《长笛赋》

 又如岑嶅(多小石的山);岑立(如山耸立)

 古国名 

 岑,国名。…今梁国有岑亭。--《正字通》

 姓

 岑 

 高 

 古观岑且寂,幽人情自怡。--皮日休《三宿神景宫》

 又如岑楼(高楼);岑锐(山高锐的样

 岑 cén

 ①小而高的山。

 ②姓。

 【岑寂】寂静;寂寞。

 【岑参】(约714-770)唐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长于七言歌行,所写诗多以边塞为题材。著有《岑嘉州集》。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
"楼"字解释:楼 

 (形声。从木,娄声。本义楼房,两层以上的房屋)

 同本义 

 楼,重屋也。--《说文》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教室楼;办公楼;科技楼;楼额(楼上的匾额);楼观(高楼的泛称;道观的观名);楼外楼(楼外有楼。楼房相连属);楼角(高楼的檐角);楼舍(楼房)

 楼房的一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又如一楼;二楼

 房间上部空间附设的可供藏物或住人的分层结构 

 建筑在高处的建筑物 

 楼(樓)lóu

 ⒈两层及两层以上的房屋~房。高~。又指楼房的一层我住二~。他住四~。

 ⒉建筑物有上层结构的鼓~。城~。

 楼lǘ 1.见"离楼"。
"齐"字解释:齐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禾麦穗头长得平整的样子。小篆字形下面多了两条线,表示地面。本义禾麦吐穗上平整)

 同本义 

 齬,禾麦吐穗上平也。--《说文》

 立如齐。--《礼记·曲礼》

 整齐 

 其君齐明衷正。--《国语·周语》

 为齐敬也。--《国语·楚语》

 气候不齐。--唐·杜牧《阿房宫赋》

 上下方整,前后齐平。--王羲之《题笔阵图》

 进退得齐焉。--《白虎通·礼乐》

 又如齐均(整齐均匀);齐贝(整齐的贝壳。即编贝”);齐肃(整齐严肃)

 平等 

 齐明而不竭。--《荀子·脩

 齐(齬)qí

 ⒈一致,不乱,一同,等同~心。整~。一~。百花~放。水深~腰。

 ⒉全,完全~全。人到~了。

 ⒊治理~家。~民。

 ⒋周代诸侯国名,战国时七雄之一,在今山东东北及河北东南一带。

 ⒌朝代名

 ①南朝之一,又称"南齐",公元479-502年。第一代君主是萧道成。

 ②北朝之一,又称"北齐",公元550-577年。第一代君主是高洋。

 齐jī 1.通"跻"。升;登。 2.通"齑"。指用酱拌和切碎的菜和肉。泛指酱菜或腌菜。

 齐zhāi 1.庄重;严肃恭敬。 2.古人在祭祀或其他典礼前整洁身心,以示庄敬。 3.古人祭祀或典礼所居的宫室,所用的器物。参见"齐宫"﹑"齐服"﹑"齐牛"。

 齐jì 1.后作"剂"。将多种药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药物。 2.泛指药料。 3.后作"剂"。调剂;调和。 4.后作"剂"。酌量。 5.后作"剂"。分量。 6.后作"剂"。量词

 。多用以计量药物。 7.后作"剂"。指调味品。 8.后作"剂"。差别。 9.带糟的浊酒。 10.引申指酿造。 11.合金。 12.界限。 13.指极限。 14.限制;局限。

 15.通"济"。成功;成熟。 16.通"济"。助长;辅助。 17.通"济"。止息;平定。 18.通"济"∶;顺利。 19.通"齮"。疾。敏捷;快速。参见"齐给"﹑"齐疾"。 20.通"齮

 "。疾。明智。参见"齐圣"。 21.通"齮"。疾。辨明。《易.系辞上》"齐小大者存乎卦。"韩康伯注"齐,犹言辩也。"一说,齐,列,序列。见清愈樾《诸子平议.周易二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卷五。

 齐zī 1.古指长衣下部的缉边。 2.泛指长衣的下摆。 3.谓将丧服下部的边折转缝起来。 4.引申指丧服。参见"齐衰"﹑"齐斩"。 5.通"资"。财物。 6.通"资"。见"齐

 斧"。 7.通"茨"。蒺藜。一种有刺的野生草本植物。 8.通"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

 齐jiǎn 1.通"剪"。修剪;截断。 2.通"醮"。古代婚礼的一种仪式。
"末"字解释:末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同本义 

 末,木上曰末。--《说文》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孟子》

 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淮南子·地形》

 末大必折。--《左传·哀公十一年》

 又如末大(树木枝端粗大。喻部属势力强大);末大必折(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末杪(末尾);末梢(末尾;最后)

 泛指物的末端、末尾 

 元首末要。--《周书·武顺》

 风淫末疾。--《左传·昭公元年》。注四肢也。”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孟子

 末mò

 ⒈梢,尖端,跟"本"相对~梢。~大必折。秋毫之~。

 ⒉最后,终了,跟"始"相对~尾。~了。岁~。

 ⒊碎屑,不重要的事粉~。药~儿。茶叶~。切勿本~倒置。

 ⒋轻微,不足道(旧时用作自谦)~议。~将愿往。

 ⒌传统戏曲里的一种角色,主要扮演中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