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击鞭锤镫

指驱马疾行。指急行军。

击鞭锤镫

读音(发音): jī biān chuí dèng

详细解释(意思):指驱马疾行。指急行军。

出处(典故): 清·李渔《奈何天·攒羊》破釜焚舟,击鞭锤镫,休怕风寒雪冷。”

示例:

击鞭锤镫成语接龙

第三个字为"锤"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镫"的成语

成语"击鞭锤镫"逐字解释

"击"字解释:击 

 (形声。从手,毄声。本义敲击,敲打)

 同本义 

 欲以击柱。--《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肯击缻。

 留击柝者。--《资治通鉴·唐纪》

 使击柝如故。

 援玉 枹兮击鸣鼓。--《楚辞·九歌·国殇》

 又如击壤(相传尧时有老人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率力于我何有哉?后因以比喻太平盛世);击节(打拍子);击鞠(击皮球)

 攻击;攻打 

 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击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击排(攻击排斥);击排冒没(攻击排斥,轻率而不顾一切);击床(击杀于床上)

 击(擊)jī

 ⒈打,敲打~鼓。敲~。~掌。〈引〉碰撞,接触冲~。目~(亲眼所见)。车毂~,人肩摩(车挨着车,人挨着人)。

 ⒉攻打攻~。拳~。炮~。导弹~。〈引〉击杀~牛。

 ⒊刺~剑。

 击xí 1.男巫。

 击jì 1.人名。春秋晋有屠击。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鞭"字解释:鞭 

 (形声。从革,便声。本义皮制的马鞭)

 同本义 

 鞭,驱也。--《说文》

 其左执鞭弭。--《国语·晋语》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左传·宣公十五年》

 北市买长鞭。--《乐府诗集·木兰诗》

 骏马不劳鞭。--唐·李白《赠友人》

 又如鞭影(马鞭的影子◇以比喻警戒策勉);鞭镫(马鞭与马镫);鞭弭(马鞭和弓)

 竹根 

 新鞭暗入庭,初长两三茎。--张蠙《新竹》

 又如鞭笋(植物名。指竹子的根茎生长于地下);鞭茁(初生的鞭笋)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 

 古代一

 鞭 biān

 ①赶牲畜的工具马~子。

 ②古代一种有节的兵器钢~。

 ③形状像鞭子的东西教~。

 ④成串的小爆竹小~。

 ⑤鞭打~马。

 【鞭策】鞭打;用马鞭子赶马。比喻督促使进步常以先进人物的思想~自己。

 【鞭长莫及】原指虽然鞭子长,但不应该打到马肚子上◇来借指力量达不到。

 【鞭笞】用鞭子、手杖或板子打。比喻督促、鼓励。

 【鞭辟近里】见【鞭辟入里】。

 【鞭辟入里】形容分析切中要害,能透彻说明问题。又作鞭辟近里。

 【鞭挞】鞭打。比喻抨击痛加~。
"锤"字解释:锤 

 (形声。从金,垂声。本义古代重量单位) 同本义 

 八铢

 锤,八铢也。--《说文》

 有千金之璧,而无锱锤之祄诸。--《淮南子·诠言》

 十二两

 虽割国之锱锤以事人。--《淮南子·诠言》

 六铢

 铢六则锤。--《风俗通义》

 锤

 錸 

 槌子,俗称榔头 

 古兵器名。柄的上头有一个金属圆球 

 秤砣 

 锤形物 

 曾招渔侣下清浔,独茧初随一锤深。--唐·陆龟蒙《顷自

 锤 chuí

 ①古代兵器。柄上有一个金属圆球。

 ②像锤的东西秤~。

 ③敲打东西的用具铁~、钉~。

 ④用锤子敲打千~百炼。

 【锤炼】

 ①磨练。

 ②努力钻研,反复加工精心~。

 锤(鎚)chuí

 ⒈秤上平衡重量的金属块秤~。

 ⒉敲击东西的工具木~子。铁~儿。

 ⒊用锤敲击~打。千~百炼。

 ⒋像锤的东西纺~。钟~。
"镫"字解释:镫 

 古代盛熟食器皿 

 镫,锭也。从金,登声。--《说文》。按,即登也。古用瓦,后世范金为之,又制此字。”

 执醴授之,执镫。--《礼记·祭统》。注镫,豆下跗也。”

 马镫 

 镫,鞍镫。--《广韵》

 古同灯” 

 兰膏明烛,华镫错些。--《楚辞·招魂》

 镫子

 

 出了大门,跳上战马,镫子一磕,飞奔而去

 镫 dèng挂在鞍子两旁供脚登的东西。多用铜铁制成。

 【镫骨】中耳听骨的一部分。形状象马镫,外面跟砧(zhēn)骨相连,里面的一端跟内耳相连。

 镫dēng 1.本作"登"。瓦豆。古代陶制的食器,形似高足盘,或有盖。 2.指这种食器的基部。 3.膏镫。也称锭﹑钉﹑烛豆﹑烛盘。古代照明用具。青铜制,上有盘,中有柱

 ,下有底。或有三足及柄。盘所以盛膏,或中有锥供插烛。 4.泛指灯﹔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