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捉贼见赃

脏偷盗或贪污受贿所得的财物。捉盗贼必须看到赃物。指必须要有真凭实据。

捉贼见赃

读音(发音): zhuō zéi jiàn zāng

详细解释(意思):脏偷盗或贪污受贿所得的财物。捉盗贼必须看到赃物。指必须要有真凭实据。

出处(典故): 元·李文尉《燕青博鱼》第三折常言道‘捉贼见脏,捉奸见双。’燕大,你既要拿奸,如今还我奸夫来便罢。”

示例: 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

第四个字为"赃"的成语

成语"捉贼见赃"逐字解释

"捉"字解释:捉 

 (形声。从手,足声。本义握,持)

 同本义 

 捉,搤也。--《说文》

 捉,持也。--《广雅》

 伊便能捉杖打人。--《世说新语·方正》

 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左传》

 孙权捉预手,涕泣而别。--《三国志》

 又如捉发(手握头发);捉秤(拿秤,掌秤);捉手(握手);捉身(把握身体);捉船(撑船,划船);捉笔(执笔)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唐·杜甫《石壕吏》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杜甫《岁晏行》

 遍捉乡民。--《广东军务记》

 不能行捉。--《

 捉zhuō

 ⒈握~枪。~笔赋诗。

 ⒉抓,逮捕~拿。捕~。

 ⒊

 ⒋
"贼"字解释:贼 

 (会意。小篆字形,从戈,则声。从戈,刀毁贝。 本义残害;伤害)

 同本义 

 贼,败也。--《说文》

 害良为贼。--《荀子·修身》

 不僭不贼,鲜不为则。--《诗·大雅·抑》

 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庄子·秋水》

 毁则为贼。--《左传·文公十八年》。杜预注毁则,坏法也。”

 下广汉廷尉狱,又坐贼杀不辜。--《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又如贼毫(书法的败笔。指笔锋之劣);贼伦(毁弃伦常,败坏道德);贼仁(毁弃仁爱);贼蚀(受到的歪曲损害);贼义(毁弃道义);贼害(残害、伤害);贼蠹(桅);贼

 贼zéi

 ⒈匪盗,偷东西的人盗~。窃~。

 ⒉严重桅国家和人民的坏人乱臣~子。卖国~。

 ⒊伤害戕~。

 ⒋邪的,不正派~眉~眼。~头~脑。

 ⒌对敌人的蔑称已破~。

 ⒍〈方〉狡猾老鼠太~。
"见"字解释:见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义看见,看到)

 同本义 

 见,视也。--《说文》

 未见君子。--《诗·周南·汝坟》

 利见大人。--《易·乾》

 见龙在田。--《易·乾》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见而不见,闻而不闻。--《韩非子·主道》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乐府诗集·木兰诗》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虎见之。--唐·柳宗元《三戒》

 歧王宅里寻常见

 见(見)jiàn

 ⒈看到看~。耳闻目~。〈引〉接触,遇到胶卷忌讳~光。病刚好,不要~寒。

 ⒉看得出,显现出初~成效。已~分晓。

 ⒊会面,会晤会~。接~。

 ⒋看法,认识,扩大知识~解。~识。远~。不固执己~。

 ⒌指明出处~上页。

 ⒍助词。

 ①用在动词前,〈表〉被动莫~笑。别~怪。

 ②用在动词前,〈表〉对说话人怎么样~教。请~谅。

 ⒎用在"听"、"闻"、"看"等动词后,〈表〉效果听~了。看~了。

 ⒏[见习]学得专业知识的人刚到工作岗位去,现场实地工作实习~习生。

 ⒐[见证]亲眼看到,可以作证的人。也指可以作证的事物。

 ⒑见xiàn。

 见(見)xiàn

 ⒈显出,出现,显露表~。华佗再~。昙花一~。

 见"儋藍"。

 ④姓。三国吴有儋萌。见《三国志.吴志.薛综传》。
"赃"字解释:赃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赃物) 同本义 

 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列子·天瑞》

 又如赃仗(赃证);赃派(栽赃诬陷);栽赃(坐赃。把赃物或违禁物暗放在别人处,诬告他犯法);窝赃;追赃;分赃;退赃;销赃;赃品(赃物);赃银(赃款)

 赃 

 贪污;行贿 

 纳贿曰赃。--《广韵》

 南阳太守韩昭坐赃,下狱死。--《后汉书·质帝纪》

 所在虏掠,赃各千万计,并斩之。--《魏书·世祖纪》

 又如赃秽(贪赃纳贿);赃罪(贪污受贿罪);赃贿(贪赃纳贿)

 赃(趀、趎)zāng贪污、受贿或盗窃等所取得的财物~款。~物。窝~。贪~枉法。严惩~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