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依山傍水

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依山傍水

读音(发音): yī shān bàng shuǐ

详细解释(意思):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出处(典故): 宋·叶適《安集两淮申省状》奔迸渡江求活者几二十万家,而依山傍水相保聚以自固者亦几二十万家。”

示例: 维曰陈仓城池坚固,郝昭守御甚密,又得王双相助,实不可取。不若令一大将,~,下寨固守。★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

第三个字为"傍"的成语

成语"依山傍水"逐字解释

"依"字解释:依 

 (形声。从人,衣声。甲骨文字形。人在衣中。本义靠着)

 同本义 

 依,倚也。--《说文》

 依,恃也。--《广雅》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依柱而笑。--《史记·刺客列传》

 空游无所依。--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极贫无所依。--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依山之榭(靠山建造的房屋);依栖(依傍栖息);依山傍水;依着电线杆;偎依(亲密地靠着);依倚(倚靠;依傍);依门卖笑(以色媚人)

 倚仗,仗恃,仰赖 

 无依势作威,无依法以削。--《书·君陈》

 又如依仰(依赖仰仗);依阻(凭借

 依yī

 ⒈靠着,仗赖~靠。~赖。~存。~草附木。

 ⒉按照~照。~次就坐。~法惩办。

 ⒊顺从,答应~从。百~百顺。

 ⒋

 ⒌

 ⒍

 ①留恋,不忍分离~~难舍。~~惜别。

 ②轻柔亿的样子~~青烟。  

 依yǐ 1.譬喻。 2.通"扆"。户牖间有斧形饰的屏风。
"山"字解释: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华~。

 ⒉像山的~洪。冰~。~墙(房屋两头的墙)。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蚕簇蚕已上~。
"傍"字解释:傍 

 (形声。从人,旁声。本义靠近,临近)同本义 

 傍,近也。--《说文》

 双兔傍地走。--《乐府诗集·木兰诗》

 又如傍边(靠近边沿);傍通(靠近四方通达之地);傍境(边境);傍户而立

 傍 

 依附,依靠 

 辅佐 

 四贤傍之。--《新书》

 顺着;沿着 

 陪随,陪伴 

 傍 

 同旁”。旁边,侧 

 傍,近也。--《说文》。按,与旁别,四旁四方

 傍 bàng

 ①靠近依山~水。

 ②接近(指时间)~晚。

 【傍人门户】依赖别人,不能自立。

 傍páng 1.旁边;侧近。 2.本身之外的,别的。 3.广。见"傍通"﹑"傍接"﹑"傍概"等。 4.汉字的偏旁。 5.偏颇;邪僻。参见"傍门"。 6.偏斜,仄曲。参见"傍蹊"。

 7.见"傍午"。 8.见"傍偟"。 9.见"傍薄"。 10.通"方"。逆,倒转。参见"傍戟"。 11.通"访"。访求。参见"傍荐"。

 傍bēng 1.见"傍傍"。
"水"字解释: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

 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水,准也。--《说文》

 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释名》

 积阴之寒气为水。--《淮南子·天文》

 五行一曰水。--《书·洪范》

 凡平原出水为大水。--《左传·桓公元年》

 水曰清滌。--《礼记·曲礼》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水shuǐ

 ⒈一种无色无味无臭而透明的液体,它是氢和氧的化合物节约用~∪开~。

 ⒉河流汉~。湘~。

 ⒊江、河、湖、海洋等的通称隔~相望。~路运输。

 ⒋泛指汁液药~。汽~。菊花~。

 ⒌指用水洗的次数这衣服已洗过两~。

 ⒍旧时指银子的成色,后来转指补贴、汇费贴~。汇~。

 ⒎

 ⒏

 ①静水的平面。

 ②达到的程度学识~平。

 ⒐

 ①以海平面为基点,对地面高低的测定标准。

 ②对事物要求的标准。

 ⒑

 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