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火龙黼黻

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火龙黼黻

读音(发音): huǒ lóng fǔ fú

详细解释(意思):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出处(典故): 《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

示例: 文章最忌百家衣,~世不知。★宋·陆游《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

火龙黼黻成语接龙

第三个字为"黼"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黻"的成语

成语"火龙黼黻"逐字解释

"火"字解释: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说文》

 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春秋·元命苞》

 离为火。--《易·说卦》

 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左传·昭公九年》

 火,日气也。--《论衡·诘术》

 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大者曰灾,小者曰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火烧令坚。--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火令药熔。

 又如火链(

 火huǒ

 ⒈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烈~熊熊。若~灼人。〈喻〉紧急~速增援。十万~急。

 ⒉焚烧~攻。〈喻〉急躁,发怒~气大。他冒~了。莫发~嘛。

 ⒊红色~鸡。

 ⒋同"伙"~伴。

 ⒌兴隆生意~起来了。

 ⒍中医指引起发炎、红肿、烦躁等症状的病因上~了。要败~。

 ⒎五行之一金木水~土。

 ⒏〈古〉兵制,十人为"一火"。

 ⒐枪炮弹药军~库。开~炮轰。

 ⒑

 ⒒

 ⒓

 ①作战时双方枪炮子弹交接的地带。〈喻〉斗争最尖锐最激烈的地方。

 ②电路中输送电的电源线。

 ⒔

 ⒕

 火huō 1.方言。缺豁。
"龙"字解释:龙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同本义 

 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

 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

 飞龙在天。--《易·乾》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

 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叶公子高好龙。--刘向《新序·叶公好龙》

 又如龙工(像龙一样熟悉水性之功。也作龙功”);龙公(指龙王,龙

 龙(龍)lóng

 ⒈〈古〉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还能兴云降雨飞~乘云。叶公好~。

 ⒉〈古〉生物学上指一些早已绝灭的巨大爬行动物恐~。翼手~。

 ⒊封建时代象征帝王或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颜。~袍。

 ⒋

 ⒌

 龙máng 1.通"尨"。杂色,色斑驳。 2.通"?"。参见"龙鵤"。
"黼"字解释:黼〈名〉

 (形声。从黹,象缝处纵横交错之形;表示与缝衣或刺绣有关。甫声。本义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黑半白的花纹) 同本义 

 with white and black axes]

 黼,白与黑相次文。--《说文》

 玄衮及黼。--《诗·小雅·采菽》

 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考工记·画缋之事》

 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书·益稷》

 凡祭祀,共黼画组就之物。--《周礼·天官·典丝》

 又

 美者黼绣,是古天子之服。--《汉书·贾谊传》

 黼衣黻裳不茹荤。--《荀子·哀公》

 又如黼依(绣有斧文的屏风。设于朝

 黼 fǔ〈古〉礼服上面绣的半黑半白的花纹。
"黻"字解释:黻〈名〉

 (形声。从黹,象缝处纵横交错之形;表示与缝衣或刺绣有关。本义古代礼服上青黑相间的花纹)

 同本义 

 君子至止,黻衣绣裳。--《诗·秦风·终南》

 又如黻衣(古代礼服的一种)

 绣有这种花纹的礼服 

 士服(穿)黻,大夫(服)黼。--刘向《说苑》

 又如黻班(在宫廷中身穿黻衣的朝班行列。指显贵的地位);黻冕(古代大夫以上祭祀时所穿的礼服。黻裤裙。冕帽子)

 通韨”。古代祭服的蔽膝,用熟皮做成 

 衮冕黻琫。--《左传·桓公二年》

 以黻冕命士会将中军。--《左传·宣公十六

 黻 fú

 ⒈〈古〉礼服上绣的半青半黑之花纹。

 ⒉同"韨"。

 ⒊同"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