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陶陶兀兀

形容沉湎于酒,放纵傲慢。

陶陶兀兀

读音(发音): táo táo wù wù

详细解释(意思):形容沉湎于酒,放纵傲慢。

出处(典故): 《晋书·刘伶传》伶虽陶兀昏放,而机应不差。未尝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颂》一篇。”宋·黄庭坚《醉落魄》词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

示例:

陶陶兀兀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陶"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陶"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兀"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兀"的成语

成语"陶陶兀兀"逐字解释

"陶"字解释:陶〈名〉

 (形声。从阜,匋声,阜,土山。从阜”,与土有关。本义陶丘)

 同本义。本为两重的山丘,后为地名专称。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因陶丘在定陶,故定陶亦省称陶 

 陶,再成丘也。--《说文》

 再成为陶丘。--《尔雅》。孙注形如累两盆。”

 陶丘于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灶也。--《释名》

 在济阴,《夏书》曰,东至于陶丘北,陶丘有尧城,尧尝所居,故尧号陶唐氏。--《说文》

 又如陶丘(重叠的山丘)

 瓦器,陶器 

 器用陶匏。--《礼记·郊特牲》

 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吕氏春秋·仲冬纪》

 以粟

 陶táo

 ⒈用粘土烧制的器物~器。~俑。

 ⒉烧制陶器的粘土~土。

 ⒊制做陶器~人(制做陶器的人)。

 ⒋造就,培养~育。熏~。

 ⒌快乐,欢喜~然。乐~~。

 ⒍[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喻〉培养,锻炼~冶人才。

 ⒎[陶醉]欢畅饮酒,直至醉倒。〈引〉沉醉于某事物或境地不要自我~醉。

 陶yáo

 ⒈

 陶dào 1.驱驰貌。参见"陶陶"。
"陶"字解释:陶〈名〉

 (形声。从阜,匋声,阜,土山。从阜”,与土有关。本义陶丘)

 同本义。本为两重的山丘,后为地名专称。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因陶丘在定陶,故定陶亦省称陶 

 陶,再成丘也。--《说文》

 再成为陶丘。--《尔雅》。孙注形如累两盆。”

 陶丘于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灶也。--《释名》

 在济阴,《夏书》曰,东至于陶丘北,陶丘有尧城,尧尝所居,故尧号陶唐氏。--《说文》

 又如陶丘(重叠的山丘)

 瓦器,陶器 

 器用陶匏。--《礼记·郊特牲》

 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吕氏春秋·仲冬纪》

 以粟

 陶táo

 ⒈用粘土烧制的器物~器。~俑。

 ⒉烧制陶器的粘土~土。

 ⒊制做陶器~人(制做陶器的人)。

 ⒋造就,培养~育。熏~。

 ⒌快乐,欢喜~然。乐~~。

 ⒍[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喻〉培养,锻炼~冶人才。

 ⒎[陶醉]欢畅饮酒,直至醉倒。〈引〉沉醉于某事物或境地不要自我~醉。

 陶yáo

 ⒈

 陶dào 1.驱驰貌。参见"陶陶"。
"兀"字解释:兀 

 (指事。从一,在人上。人头上一横,表示高平。本义高耸特出的样子)

 同本义 

 兀,高而上平也。--《说文》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兀岸(直耸挺拔);兀嵝(险峻)

 光秃(如毛发)的 

 蜀山兀。--唐·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兀首(头发脱落)

 茫然无知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天。--柳宗元《读书》

 又如兀兀陶陶(醉酒);兀楞楞(痴呆)

 不够稳定 

 独立 

 焉有翡翠横肩,援琴合膝,而能兀焉自立者也?--

 兀wù

 ⒈高而上面平坦的样子,秃突~。蜀山~。~鹫(猛禽,头和颈上的羽毛退化而裸露)。

 ⒉茫然无知的样子~若无。

 ⒊

 ⒋元曲里用作发语词。
"兀"字解释:兀 

 (指事。从一,在人上。人头上一横,表示高平。本义高耸特出的样子)

 同本义 

 兀,高而上平也。--《说文》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兀岸(直耸挺拔);兀嵝(险峻)

 光秃(如毛发)的 

 蜀山兀。--唐·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兀首(头发脱落)

 茫然无知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天。--柳宗元《读书》

 又如兀兀陶陶(醉酒);兀楞楞(痴呆)

 不够稳定 

 独立 

 焉有翡翠横肩,援琴合膝,而能兀焉自立者也?--

 兀wù

 ⒈高而上面平坦的样子,秃突~。蜀山~。~鹫(猛禽,头和颈上的羽毛退化而裸露)。

 ⒉茫然无知的样子~若无。

 ⒊

 ⒋元曲里用作发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