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夹板医驼子

比喻只顾这一方面,不顾那一方面。

夹板医驼子

读音(发音): jiá bǎn yī tuó zǐ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只顾这一方面,不顾那一方面。

出处(典故): 清·翟灏《通俗编·艺术》譬如有人卒患脊偻,诸医疗治。医以酥涂,上下著板,用力痛压,不觉双目一时并出。脊虽得直,命不得存。”

示例:

第一个字为"夹"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驼"的成语

第五个字为"子"的成语

成语"夹板医驼子"逐字解释

"夹"字解释:夹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左右二人从两边辅助中间一个人。本义从左右两方相持,从两旁限制)

 同本义 

 夹,持也。从大挟二人。会意。--《说文》

 尔曷不夹介又我周王。--《书·多方》

 左右夹佩。--《穆天子传》

 怀为夹。--《周礼·梓材》

 使吾二婢子夹我。--《礼记·檀弓》

 夹大铁椎。--明·魏禧《大铁椎传》

 两竿夹揭。--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夹拥(左右围抱)

 栽插在物体的两边 

 墙下当官道,依前夹竹篱。--姚合《原上新居》

 带;沿靠 

 夹(奱)gā

 ⒈

 ⒉见jiā。

 夹(奱、褀、袷)jiá

 ⒈双层的衣物~衣。~棉被。

 ⒉"袷"另见qiā。

 夹(奱)jiā

 ⒈在两旁,在两面~攻。~击。

 ⒉从两旁把东西钳住~起来。~着书包。手指~着钢笔。〈引〉两旁有东西限制住~缝。~道相逢。

 ⒊混杂,搀杂~杂。雨~雪。

 ⒋夹东西的用具发~子。讲义~。食品~儿。

 夹xiá 1.窄。
"板"字解释:板 
 
 (形声。从木,反声。《说文》作版”。本义片状的木头◇凡施于宫室器用的片状物皆可称板)
 
 同版”。木板 
 
 板,木片也。--《玉篇》
 
 在其板屋,乱我心曲。--《诗·秦风 ·小戎》
 
 五板而堵。--《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八尺曰板。”
 
 一丈为板。--《诗·鸿雁》传
 
 今一日而三斩板。--《礼记·檀弓》。
 
 又如板舆(由人扛抬的板车。古代老人的一种代步工具);板梯(木板制的梯子);板箱(大车的木板车厢)
 
 泛指板状的扁平之物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
 
 板 bǎn
 
 ①薄片状的较硬的物体三合~。
 
 ②一种用来打拍子的民族乐器。
 
 ③乐曲中的节拍快~、慢~。
 
 ④呆板这个人不活泼,太~了。
 
 ⑤硬得象板子似的地~了,苗长不好。
 
 ⑥表情严肃他整天~着脸。
 
 【板鼓】打击乐器。鼓框用硬木合成,鼓面蒙以牛皮,鼓帮宽大,鼓心极小,用双竹签敲击鼓心、鼓帮或边心。音色清朗、响亮,是戏曲音乐、民间吹打乐中居重要地位的重要乐器。又叫小鼓、单皮鼓。
 
 【板胡】弓弦乐器。音色清脆、明亮、刚健、豪放,富有乡土气息,是地方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又叫梆胡。
 
 【板块构造学说】
 
 ①法国地质学家勒比雄1968年提出的全球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活动的构造带-海岭、岛弧、平移大断层等所割裂的若干板块。
 
 【板块交界带】按板块构造学说划分的地球岩石圈的若干板块间的接触地带。多以洋中脊、转换断层、俯冲带和地缝合线为分界线。该地带是比较活跃的地带。
 
 【板式】根据不同节拍、节奏、速度等划分的唱腔格式。如京剧唱腔的板式分原板式、慢板式、快板式、自由板式等。
 
 【板眼】
 
 ①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②比喻条理和层次他说得很有~,一点都不乱。
 
 【板羽球】类似羽毛球的一种球。球形似毽子,球拍用木板制成,稍大于乒乓球拍。
"医"字解释:医 

 (会意兼形声。从匚,从矢,矢亦声。《说文》盛弓弩矢器也。”醫”,会意,从殹”,从酉。殹”,治病时的扣击声。酉”,用以医疗的酒。二字各有本义,今用医”

 为简体字。本义治病的人)

 同本义 

 医,治 病工也。殹,恶姿也。醫之性得酒而使。--《说文》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国语·越语》

 不可以作巫医。--《论语》

 譬之若良医。--《吕氏春秋·察今》

 驰召医。--《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无医药。--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医国(指良医);医家有割股之心(喻医生有治病救人的虔诚愿望);缺医少药;

 医(醫、毉)yī

 ⒈治病~疗。~治。

 ⒉治病的人~师。良~。兽~。

 ⒊增进健康,防治疾病的科学~学。学~。中~学。

 医yì 1.古时盛弓弩矢的器具。
"驼"字解释:驼 

 (形声。从马,它声。从马,表示与马相类的动物。本义骆驼)

 同本义。也单用作驼” 

 绒服);驼队(骆驼队)

 成块的东西。也作坨” 

 

 你没看见,退油丹都使了两驼!--《大波》

 驼 

 人身体背部向后成拱形的 

 驼 

 用牲口负物。也作驮” 

 其兽则

 驼tuó

 ⒈骆驼。

 ⒉身体前曲,背脊突起如骆驼峰的样子~背。
"子"字解释:子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同本义 

 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象形。古文从巛,象发也。籀文从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说文》。按,象儿在襁褓中足倂也。

 子,子息。--《广韵》

 居然生子。--《诗·大雅·生民》

 子也者,亲之后也。--《礼记·哀公问》

 子者,父之合也。--《春秋繁露基义》

 子者,父之阴也。--《汉书·杜钦传》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荀子》

 又如子衣(小儿的胎衣

 子zǐ

 ⒈儿,儿或女~女。~孙。泛指人男~。女~。

 ⒉称从事某种行业的人士~。舟~。

 ⒊〈古〉写在姓氏后面〈表〉对人的尊敬孔~。庄~。墨~。也指一个流派的人诸~百家。

 ⒋〈古〉对人的敬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以~之矛,陷~之盾,何如?

 ⒌旧时称师长或门徒夫~。弟~。

 ⒍植物的籽实或动物的生殖细胞瓜~。油菜~。卵~。精~。鱼~。

 ⒎幼嫩的~鸡。~鸭。~姜。

 ⒏〈古〉五等爵位(公侯伯~男)的第四等~爵。

 ⒐〈古〉图书分类法,四部(经史~集)的第三部。

 ⒑从母体产生的,跟"母"相对的~金(利息)。~音(辅音)。

 ⒒地支的第一位,也用作次序第一。

 ⒓

 ⒔

 ⒕

 ⒖

 ①弟弟,子侄等职工~弟。

 ②后辈,年轻人工农~弟。

 ⒗子(读轻声)词的后缀。加在名词、形容词或动词等的词素之后绳~。珠~。凳~。瘦~。瘸~。出了乱~。

 ⒘子(读轻声)少数量词的后缀一揽~。敲几下~门。

 子zi 1.名词后缀。 2.某些量词的后缀。 3.用于动词﹑形容词词素之后,构成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4.助词。表示时态﹑动态,相当于"着"﹑"了"。 5.助词。表示语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