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凛如霜雪

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同凛若冰霜”。

凛如霜雪

读音(发音): lǐn rú shuāng xuě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同凛若冰霜”。

出处(典故):

示例:

第一个字为"凛"的成语

成语"凛如霜雪"逐字解释

"凛"字解释:凛凛 

 (形声。从仌冰。禀声。本义剌骨的寒冷)

 同本义 

 皉,寒也。从欠,?
 其性为凛。--《素问·五运行大论》。注寒也。肾之性也。”

 寒则凛冻。--《风俗通·究通》

 凛凛寒风升。--潘岳《悼亡诗》

 凛秋暑退,熙春寒往。--潘岳《闲居赋》

 又如凛冽(非钞冷);凛栗(因寒冷而颤抖);凛秋(寒冷的秋天);凛气(寒气);凛寒(寒冷)

 严肃而可敬畏 

 凛者,颜色惧貌。--《埤苍》

 凛凛四百余兆之国民。--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又如凛凛敛敛(威严而使人敬畏的样

 凛(刢)lǐn

 ⒈寒冷~秋。~冽。

 ⒉严厉,严肃正气~然。威风~ ~。

 ⒊同"懔"。
"如"字解释: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好像, 如同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

 如rú

 ⒈像,相似,同样~像。~此。不动~山。视死~归。~ 火~荼。~出一辙。

 ⒉依照,符合,按照~法炮制。~愿以偿。~实汇报。

 ⒊及,比得上我不~她。

 ⒋超过一年强~一年。

 ⒌到,往~京。

 ⒍假若,假使~果。假~。~不学习,那有知识。

 ⒎词尾。〈表〉情况恰~其分。空空~也。

 ⒏举例在科学上有重大贡献的人,~李四光、竺可祯、林巧稚等。

 ⒐

 ⒑

 ①符合心意称心~意。

 ②器物名。供指划或观赏用竹~意。玉~意。
"霜"字解释:霜 

 (形声。从雨,相声。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同本义 

 霜,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说文》

 霜者,天之所以杀也。--《汉书·董仲舒传》

 履霜坚冰至。--《易·坤》

 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 范仲淹《渔家傲》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霜雪(比喻高洁清白);霜瓦(覆盖着白霜的瓦片);霜旦(下霜的早晨);霜甲(沾着霜的战甲);霜衣(寒衣);霜妃(指

 霜shuāng

 ⒈地面上或近地面的水汽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微细冰粒,附着于物体上有~。地上~。草上~。瓦上~。 

 ⒉白色鬓将~(〈喻〉年将老)。

 ⒊像霜的柿~。

 ⒋年白骨横千~。
"雪"字解释:雪 

 (会意。从雨,从彗,彗省声。本义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

 同本义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小雅·采薇》

 春洩气为雨,雨凝为雪。--谢惠莲《雪赋》题注引《五经通训》

 平地尺为大雪。--《左传·隐公九年》

 麻衣如雪。--《诗·曹风·蜉虫游》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杜甫《北征》诗

 又如雪案萤窗(比喻勤学苦读);雪里鸿(即雪泥鸿爪);雪浪纸(一种有波浪形暗纹的宣纸)

 雪 

 借喻

 雪xuě

 ⒈从天上落下的白色结晶物,它是高空水汽在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兆丰年。万里~飘。

 ⒉揩,拭,洗刷~耻。~恨。

 ⒊颜色或光泽像雪的~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