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陟岵瞻望

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陟岵瞻望

读音(发音): zhì hù zhān wàng

详细解释(意思):陟登、升;岵有草木的山。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出处(典故): 《诗经·魏风·陟岵》陟彼枯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示例: ~,惟日惟岁。★《后汉书·李膺传》

第一个字为"陟"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岵"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瞻"的成语

成语"陟岵瞻望"逐字解释

"陟"字解释:陟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阜,从步。左边是山坡,右边是两只向上的脚,表示由低处向高处走。本义由低处向高处走;升;登高)

 同本义,与降”相对 

 陟,登也。--《说文》

 陟,陞也。--《尔雅》

 陟降庭止。--《诗·周颂·闵予小子》

 汝陟帝位。--《虞书》

 省幽明以黜陟。--张衡《东京赋》

 陟彼崔嵬。--《诗·周南·卷耳》

 人陟降大艰。--柳宗元《井铭并序》

 又如陟屺(登屺山。比喻思念母亲。屺,无草木的山);陟岵(登岵山。比喻思念父亲。岵,草木繁茂的山)

 登程,上路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

 陟zhì

 ⒈登,上~山。

 ⒉提升。

 陟dé 1.得,应验。
"岵"字解释:岵〈名〉

 多草木的山 

 山匪阻而是岵,川有清而无浊。--《宋书》

 岵hù多草木的山。
"瞻"字解释:瞻 

 (形声。从目,詹声。本义向远处或向高处看)

 同本义 

 瞻,临视也。--《说文》

 瞻,视也。--《尔雅》

 瞻望弗及。--《诗·邶风·燕燕》

 瞻彼日月。--《诗·邶风·雄雉》

 瞻前而顾后兮。--《楚辞·离骚》。注观也。”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猙兮?--《诗·魏风·伐檀》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晋·陶潜《归去来兮辞》

 乃瞻衡宇。

 细瞻景状。--《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观瞻(外观和对外观发生的反应);高瞻远瞩;瞻略(谋略;智谋);瞻眄(观看,察看);瞻相(观察);瞻视(观看;顾盼);瞻察(观察);瞻览(

 瞻zhān向上、向前或向远处看~仰。~前。~望。高~远瞩。
"望"字解释: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同本义 

 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

 望,远视也。--《玉篇》

 豕望视而交睫腥。--《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

 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庄子·胠箧》

 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庄子·天运》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扁鹊望桓侯。--《韩非子·喻老》

 举头望明月。--唐·李白《静

 望wàng

 ⒈向远处看,看得见远~。遥~。丰收在~。

 ⒉拜访拜~。看~。

 ⒊盼,期待,希望盼~。期~。希~。大喜过~。

 ⒋有名声名~。声~。威~。

 ⒌埋怨,责怪怨~。

 ⒍朝,向~前走。~着我。

 ⒎农历每月十五日十五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