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熬更守夜

指熬夜。

熬更守夜

读音(发音): áo gēng shǒu yè

详细解释(意思):指熬夜。

出处(典故): 《人民文学》1977年1第一期总理经常熬更守夜,废寝忘食地工作。”

示例:

成语"熬更守夜"逐字解释

"熬"字解释:熬〈动〉

 把蔬菜等加水并放在文火上煮。如熬白菜;熬豆腐

 熬(爊)āo 煮~肉。 

 熬áo

 ⒈久煮~药。

 ⒉忍受,勉强支持~夜。~痛。煎~。
"更"字解释:更 

 (形声。从攴,更”的小篆形是个形声字。丙声。 本义改变)

 同本义 

 更,改也。--《说文》

 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更爵洗。--《仪礼·大射仪》

 更皮币。--《礼记·月令》

 更姓改物。--《国语·周语》

 应国之称号亦更矣。--《管子·侈靡》

 国更立法以典民则祥。--《管子·任法》

 更葬也。--《史记·晋世家》

 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将军若能翻然改图,易迹更步,古人不难追,鄙士何足宰哉!--《三国志·吕凯传》

 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号曰晋武公。--《史记

 更gèng副词。

 ①再,重,又 ~上一层楼。~进一步。

 ②愈加,越发~加。~美好。~清楚。~受人尊敬。

 更gēng

 ⒈改变,改动,调换~改。~动。~换。~正。变~。万象~新。

 ⒉经历,经过~事。道必~匈奴中。

 ⒊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深人静。夜半三~。
"守"字解释: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

 五载一巡守。--《书·舜典》

 王巡虢守。--《左传·二十一年》

 均地守。--《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

 纠其守。--《周礼·内宰》。注宿卫者。”

 虽守者益。--《荀子·王制》。注谓地也。”

 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左传·隐公五年》

 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孟子·公孙丑下》

 节操;操守 

 守shǒu

 ⒈保卫,卫护~卫。防~。坚~阵地。

 ⒉看护,等候~夜。看~。~候。~株待兔。

 ⒊遵照,服从遵~。~信用。遵纪~法。

 ⒋靠近,依傍~着水池,可多养鱼。

 ⒌旧时郡一级的长官名太~。

 ⒍

 ⒎

 ⒏

 ①防守戒备。

 ②明代、清代的武官名。

 ⒐

 ⒑

 守shòu 1.戍守疆域土地。 2.指天子出行。 3.守臣,地方长官◇用为郡守﹑太守﹑刺史等的简称。 4.犹摄。暂时署理职务。多指官阶低而署理较高的官职。 5.指任

 事﹑任职。 6.专指任郡守﹑太守﹑刺史等职。 7.职守。 8.州郡地方政府所在地。
"夜"字解释: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夜,舍也。天下休舍也。--《说文》

 夜,暮也。--《广雅》

 夜呼旦。--《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

 辛卯夜,恒星不见。--《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

 夜者阴。--《周髀算经》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卫风·氓》

 昨夜见军帖。--《乐府诗集·木兰诗》

 三日三夜。--《世说新语·自新》

 又如夜游子(爱在晚上游荡的人);夜里个(昨天);夜合钱(妓女接客所收的报酬);夜行人(夜间秘密行事的人,如盗贼

 夜(亱)yè

 ⒈由天黑到天明的一段时间,跟"昼"、"日"相对~间。昼~操劳。~以继日。

 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