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把玩无厌

拿着赏玩,不觉厌倦。

把玩无厌

读音(发音): bǎ wán wǔ yàn

详细解释(意思):拿着赏玩,不觉厌倦。

出处(典故): 汉·陈琳《为曹洪与世子书》得九月二十日书读之,喜笑把玩无厌。”

示例: 这件艺术品刻工精细,花草山石,无不玲珑,真是令人~。

把玩无厌成语接龙

第二个字为"玩"的成语

成语"把玩无厌"逐字解释

"把"字解释:把 

 (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握持;执)

 同本义 

 把,握也。--《说文》

 其拱把而上者。--《庄子·人间世》

 拱把之桐梓。--《孟子》。注以一手把之也。”

 汤自把铖以伐昆吾。--《史记·殷本纪》

 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策四》

 把酒临风。--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把其袖。--《战国策·燕策》

 把酒话桑麻。--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又如把杯(拿着杯子);把刀(掌刀,上灶烧菜);把卷(持卷);把玩(握在手中或置于手中赏玩);把腕(握住手腕)

 把守;看守。站岗放哨 

 街亭有兵把守。

 把 bǎ

 ①抓~住锄头。

 ②从后面托起小孩儿的两腿,让其大小便~尿。

 ③把持~持职权。

 ④看守;把守~门。

 ⑤约束住使紧合用铁锔子~住裂缝。

 ⑦车把。

 ⑧把东西扎在一起的捆子草~。

 ⑧量词两~椅子、~米。(介词。与'将'相当~书拿走。

 ⑩加在'百、千、万'和'里、斤、个'等量词后,表示数量近于该单位数(前面不能再加数词)个~星期。

 ⑾指拜把子的关系~兄弟。又见bà。

 【把柄】器物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比喻可以被人用来进行要挟的过失或错误等不给人留~。

 【把持】

 ①独占位置、权利等,不让别人参与(含贬义)~大权,为非作歹。

 ②抑制(感情等)。

 【把关】

 ①守住关口。

 ②比喻根据已定标准严格检查,防止差错质量问题由你~。

 【把酒】端起酒杯~问青天。

 【把脉】见【切脉】。

 【把头】旧时把持某一行业并从中剥削的人。

 【把戏】

 ①杂技耍~。,骗人的手法你的这套鬼~,我早就料到了。

 【把斋】见【封斋】。

 【把盏】端着酒杯(多用于斟酒敬客)。盏浅而小的杯子。

 【把字句】汉语句式之一。用介词'把'构成的句子。如'把这本书看完'。

 【把总】我国古代官名。明代京营兵分三大营,设千总、把总等领兵官。各地总兵之下,分设把总领兵,职次千总。清代绿营军制,营以下为汛,设把总分领,职亦次千总。此

 外,四川、云南等省的土司官有土把总一职。

 把 bà

 ①器具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茶壶~。

 ②花、叶或果实的柄苹果~。又见bǎ。

 把pá 1.通"爬"。刨;挖。 2.通"爬"。搔,抓。参见"把搔"。 3.通"爬"。攀援。参见"把竿"。 4.姓。西魏有襄州刺史把秀,明有把安。见《正字通。手部》。

 把bā 1.见"把掌"。 2.盼望。 3.靠;凑。 4.见"把鼻"。
"玩"字解释:玩 

 (形声。从玉,元声。本义以手玩弄

 玩耍;玩弄 

 玩,弄也。--《说文》

 将还玩吾国于股掌之上。--《国语·吴语》

 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左传·昭公二十年》

 岂惟玩景物,亦欲摅心素。--《白氏长庆集·读谢灵运诗》

 玩古知今,特可宝爱。--《颜氏家训·杂艺》

 玩天地于掌握之中。--《淮南子·精神》

 摩玩不已。--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玩服(玩赏佩用之物);玩爱(玩赏珍爱);玩饰(供玩赏的佩饰)

 玩赏;欣赏 

 展玩不可晓。--《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

 玩wán

 ⒈游戏,做某种游戏~耍。~排球。~扑克。

 ⒉不认真的闹着~的。

 ⒊戏弄,使弄,耍弄弄~儿。~花招。~人丧德。~物丧志。

 ⒋供观赏、闲耍的东西古~。~具。

 ⒌观赏,欣赏游山~水。 

 ⒍轻视,消极对待~视。~忽职守。~世不恭。

 ⒎

 ⒏

 ⒐

 ①摆弄着耍~弄画片。

 ②耍,耍弄,搬弄~弄手段。

 ⒑

 ①玩具。

 ②指曲艺、杂技等。

 ③指东西、事物你搞的什么~意儿?
"无"字解释: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无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

 无(無)wú

 ⒈没有,跟"有"相对~粮~钱。~穷~尽。

 ⒉不~仿说出。

 ⒊不分,不论,不外~分。~论,地~四方。民~异国。事~大小。~非如此。

 ⒋通"毋"。不,不要~往。

 ⒌

 无mó 1.见"南无"。
"厌"字解释:厌  ya

 一物压在另一物上 

 厌,笮也。--《说文》。段注此义今人字作压,乃古今字之殊。”

 地震陇西,厌四百余家。--《汉书·五行志下之上》

 如墙厌之。--《荀子·彊国》

 厌目而视者,视一以为两。--《荀子·解蔽》

 又如厌覆(车翻人压)

 泛指压制;抑制 

 东厌诸侯之权,西远羌胡之难。--《汉书·翼奉传》。--师古曰厌,抑也。”

 故贤人立朝,折冲厌难,胜于亡形。--《汉书·辛庆忌传》。师古曰厌,抑也。”

 又如厌抑(压制)

 以迷信的方法,镇服或驱避可能出现的灾祸,或致灾祸于人 

 厌(厭)yàn

 ⒈憎恶,烦腻~恶。~烦。~倦。讨~。〈引〉嫌山不~高,海不~深。

 ⒉饱,满足,也作"餍"贪婪无~

 厌yā 1.一物压在另一物上。 2.指被压。 3.指被压死。 4.覆压。 5.压制;抑制。 6.以迷信的方法,镇服或驱避可能出现的灾祸,或致灾祸于人。 7.镇压。 8.堵

 塞。 9.迫近。 10.着;佩带。 11.压降;降低。 12.收缩。 13.承当。

 厌yǎn 1."魇"的古字。恶梦。 2."黡"的古字。掩蔽;掩藏。 3.通"奄"■然。参见"厌的"。

 厌yān 1.安然。 2.和悦。参见"厌然"。 3.微弱;不振。 4.疲倦;困倦。 5.见"厌厌"。

 厌yì 1.长揖。 2.见"厌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