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衣锦夜游

穿了锦绣衣裳在夜间出行。比喻虽居官位,却不能使人看到自己的荣耀显贵。同衣绣夜行”。

衣锦夜游

读音(发音): yì jǐn yè yóu

详细解释(意思):穿了锦绣衣裳在夜间出行。比喻虽居官位,却不能使人看到自己的荣耀显贵。同衣绣夜行”。

出处(典故): 《北史·鹿悆传》且衣锦夜游,有识不许。”

示例:

成语"衣锦夜游"逐字解释

"衣"字解释:衣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同本义 

 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说文》

 一戎衣。--《书·武城》。传服也。”

 薄澣我衣。--《诗·周南·葛覃》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齐风·东方未明》

 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荀九家乾为衣。--《易·说卦》

 夜披衣坐。--唐·李朝威《柳毅传》

 披紫衣。

 又如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裤(上衣与裤子)

 服装

 衣yī

 ⒈上衣。泛指衣服~裳。内~。~冠楚楚。

 ⒉包在物体外面的胞~。糖~炮弹。

 衣yì穿~轻裘。~羽绒服。
"锦"字解释:锦〈名〉

 (形声。从帛,金声。本义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同本义 

 锦,襄邑织文。--《说文》。朱骏声按,染丝织成文章也『襄邑县贡织文。”

 皆奉玉锦束请觌。--《仪礼·聘礼》。注玉锦,锦之文纤缛者也。”

 衣锦尚絥。--《礼记·中庸》

 锦衣狐裘。--《诗·秦风·终南》

 又如锦囊(锦制的袋子);锦衾(锦制的大被);锦帆(锦制的帆);锦覆(以织锦遮掩羞丑,喻作美言庇护)

 古指锦袍 

 旧时书信中的敬词 

 锦jǐn

 ⒈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蜀~。~旗。~标。~绣。~缎。

 ⒉色彩鲜艳华丽~霞。~羽。

 ⒊
"夜"字解释: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夜,舍也。天下休舍也。--《说文》

 夜,暮也。--《广雅》

 夜呼旦。--《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

 辛卯夜,恒星不见。--《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

 夜者阴。--《周髀算经》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卫风·氓》

 昨夜见军帖。--《乐府诗集·木兰诗》

 三日三夜。--《世说新语·自新》

 又如夜游子(爱在晚上游荡的人);夜里个(昨天);夜合钱(妓女接客所收的报酬);夜行人(夜间秘密行事的人,如盗贼

 夜(亱)yè

 ⒈由天黑到天明的一段时间,跟"昼"、"日"相对~间。昼~操劳。~以继日。

 ⒉
"游"字解释:游 

 (形声)

 同本义 

 游,旌旗之流也。--《说文》

 为下国缀旒。--《诗·长发》

 韖厉游缨,昭其数也。--《左传·桓公十二年》

 江河的一段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秦风》

 又如上游;下游;中游

 鸟媒,猎人驯养用以招引野鸟的家鸟 

 恐吾游之晏起,虑原禽之罕至。--《文选·潘岳·射雉赋》

 古水名 

 姓

 游 

 人或动物在水里浮行或潜泳 

 其父善游。--《吕氏春秋·察今》

 子岂遽善游。

 鱼游于

 游yóu

 ⒈在水里行动,在水上漂浮,泛指游泳~鱼。泳之~之。畅~长江。

 ⒉河流的一段上~。中~。

 ⒊流动,不固定~人。~牧。~击队。

 ⒋闲逛,从容的行走~园。~览。~玩。

 ⒌远行,旅行~历。远~。外~。旅~。

 ⒍交际,交往~说。交~。

 ⒎纵,放纵~荡。~恣。

 ⒏捕捉鸟时,用于引诱同类鸟的鸟鸟~子。

 ⒐

 ⒑

 ⒒有关陆地上活动的,"游"与"?
 游liú 1.古代旌旗上的飘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