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膏梁纨裦

膏梁肥肉和细粮;纨绔细绢做的裤子。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膏梁纨裦

读音(发音): gāo liáng wán kù

详细解释(意思):膏梁肥肉和细粮;纨绔细绢做的裤子。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出处(典故):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宝钗笑道‘真真膏梁纨裦之谈!我们虽是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

示例:

膏梁纨裦成语接龙

第三个字为"纨"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裦"的成语

成语"膏梁纨裦"逐字解释

"膏"字解释:膏〈名〉

 (形声。从肉,高声。从肉,表示与肉体有关。本义溶化的油脂,无角动物的油脂)

 同本义 

 膏,肥也。--《说文》。按,膏者,脂也。凝者曰脂,释者曰膏。

 无角者膏。--《大戴礼记·易本命》

 膏者,神之液也。--《春秋·玄命苞》

 内热溲膏。--《庄子·则阳》

 膏之下。--《左传·成公十年》。注心下为膏。”

 雉膏不食。--《易·鼎》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卫风·伯兮》

 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三国志·周瑜传》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韩愈《答李翊书》

 又

 膏gào㈠

 ⒈用油脂涂抹车轴或机械~车轴。~发动机。

 ⒉毛笔上蘸墨汁在砚台边上掭~笔尖。~墨汁。

 膏gāo

 ⒈油脂~脂。春雨如~。焚~继晷(晷日光。形容夜以继日)。

 ⒉肥肉~粱(肥肉细粮)。

 ⒊肥沃的~田满野。

 ⒋粘稠的糊状物贴~药。用牙~。雪梨~。

 ⒌

 ⒍
"梁"字解释:梁 

 (会意。从木,从水,剉声。从木”从水”,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本义水桥)

 同本义 

 梁,水桥也。--《说文》

 梁丽可以冲城。--《庄子·秋水》。司马注小船也。”

 除道梁溠。--《左传·庄公四年》

 谨关梁。--《礼记·月令》

 十一月舆梁成。--《孟子》

 十月成梁。--《国语·周语》

 津梁之上。--《国语·晋语》

 造桥为梁,不显其光。--《诗·大雅·大明》

 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泽无舟梁。--《庄子》

 又如河梁(桥,又借指送别之地);津梁(渡和桥梁);桥梁(桥);梁

 梁(

 ⒈樑)liáng

 ⒈支撑屋顶的横木屋~。栋~。

 ⒉桥石~。架桥~。

 ⒊物体中间高起成条状的部分山~子。鼻~儿。

 ⒋物品上面便于提携的弓形物水壶~子。抓稳菜篮子的提~儿。

 ⒌朝代名

 ①南朝(宋、齐、~、陈)之一,公元502-557年。第一代君主是肖衍。

 ②五代(~、唐、晋、汉、周)之一,又称"后梁",公元907-923年。第一代君主是朱温。
"纨"字解释:纨 

 细致洁白的薄绸 

 纨,素也。从系,丸声,谓白致缯,今之细生绢也。--《说文》

 下宫糅罗纨。--《战国策·齐策》

 寄言纨裦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红楼梦》

 又如纨袖(白练衣袖);纨质(白皙细洁,如纨素之质。多形容妇女美质);纨绮(精美的丝织品)

 纨扇,细绢扇 

 两路绿杨藏乳燕,行人避暑扇摇纨。--《西游记》

 纨 

 幼小的 

 纨wán

 ⒈细绢,细致的丝织品~扇。

 ⒉
"裦"字解释:裦kù 1.古代指左右各一,分裹两胫的套裤,以别于满裆的"裻"。 2.亦作"裤"。成人满裆裤及小儿开裆裤的通称。 3.通"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