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举善荐贤

贤有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举善荐贤

读音(发音): jǔ shàn jiàn xián

详细解释(意思):贤有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出处(典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示例:

第三个字为"荐"的成语

成语"举善荐贤"逐字解释

"举"字解释:举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声。本义双手托物)

 同本义 

 举,对举也。--《说文》

 举,擎也。--《广韵》

 其坚不能自举也。--《庄子·逍遥游》

 举所佩玉玦。--《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举桉(桉同案”。借指夫妻相敬);举案(举起托盘以进奉食品)

 拿起;提起 

 举全吴之地。--《资治通鉴》

 举以予人。--宋·苏洵《六国论》

 又如举白(举杯喝尽。干杯);举踵(举起脚跟。比喻切望);举纲持领(提起网的总绳,网眼就张开了;提起皮衣领子一抖,衣上的毛就都顺了。比喻办事要抓关键部分)

 飞,飞起;飘动 

 举(舉、攈)jǔ

 ⒈抬起,向上托~头。~手。~枪。~案齐眉。〈引〉

 ①行动,动作~动。创~。一~成名。

 ②发起,兴办~义。~办工厂。

 ⒉提出~例。列~。

 ⒊推选,推荐推~。选~。

 ⒋全~国欢腾。~世无双。

 ⒌揭发检~。

 ⒍

 ①点火。

 ②生火做饭。

 ⒎

 ⒏
"善"字解释:善〈形〉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同本义

 善,吉也。--《说文》

 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汉书·翼奉传》

 又如善时(吉时);善祥(吉祥;吉兆);善征(吉兆);善日(吉日)

 好;美好 

 母氏圣善。--《诗·邶风·凯风》

 善,德之建也。--《国语·晋语》

 善人国之主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所以善代者乃万故。--《吕氏春秋·长攻》。注善好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岂人主之子孙则敢不善哉?--《战国策·赵策》

 又如善风(良好的风气

 善shàn

 ⒈好,好的,良好的,跟"恶"相对~事。~举。~意。劝~。行~。~策。面~(又指面熟)。与人为~。尽~尽美。

 ⒉友好,和好友~。亲~。

 ⒊做好,办好~始~终(从开始到结局都很好)。

 ⒋长于,擅长~于。能攻~守。~颂~祷。

 ⒌多,爱,容易~感。~变。~疑。

 ⒍好好地~自为之。子(您)~视之。

 ⒎
"荐"字解释:荐 

 (形声。从草,存声。本义草垫子) 同本义 

 荐,薦席也。--《说文》。按,凡亲地者谓之筵,加于筵者谓之席。席即因也,重于筵也。

 荐 

 再;又;接连 

 荐,再也。--《尔雅》

 荐,重也。--《小尔雅》

 晋荐饥。--《左传·僖公十三年》

 以荐食上国。--《左传·定公四年》

 饥馑荐降。--《国语·鲁语上》

 又如荐仍(接连而来);荐更(反复经历);荐臻(荐蓁。接连地来到;一再遇到);荐饥(连年灾荒;连续灾荒)

 荐 

 同本义 

 薦,黍蓬。--《尔雅》。按,蒿类也,或以为野茭。

 麋鹿食荐。--《庄

 荐(薦)jiàn

 ⒈介绍,推举推~能人。举~贤人。

 ⒉动物能吃的草鹿食~。

 ⒊草席,草垫。〈引〉垫~鞋。
"贤"字解释:贤 

 (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

 有德行;多才能 

 贤,多才也。--《说文》

 以财分人之谓贤。--《庄子·徐无鬼》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史记》

 闲贤臣。--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贤声远达(好的名声远扬四处);贤歌(品行技艺都好的歌妓);贤才(德才并美之人);时贤(指当代有贤能有声望的人)

 对人的敬称 

 凡与人言……自叔父母以下,则加贤”字。--《颜氏家训》

 分明是如贤所教,但是小生自小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

 贤(賢)xián

 ⒈有道德、有才能的,也指德才兼备的人~明。选~与能。用人唯~。

 ⒉胜过,甚于~于。

 ⒊敬词。用于平辈或晚辈~妻。~甥。

 ⒋〈古〉劳苦我从事独~。

 贤xiàn 1.车毂一端的大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