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慵意懒
情思倦怠,精神萎靡。
心慵意懒
读音(发音): xīn yōng yì lǎn
详细解释(意思):情思倦怠,精神萎靡。
出处(典故): 明·沈采《千金记》第四十出出乎无奈,每日做生活,做得心慵意懒。”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多福]多时听得母亲三言两语,絮絮聒聒,已自心慵意懒。”
示例: 一个欲动情浓,仓忙唐突;一个~,勉强应承。★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六
心慵意懒成语接龙
第二个字为"慵"的成语
成语"心慵意懒"逐字解释
"心"字解释: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靋,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胕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内心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 心xīn ⒈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脏器~脏。 ⒉习惯上将思想的器官和思念、感情等都说成"心"~思。~情。~得。热~。谈~。开~(欢乐)。用~学习。一~一意。无贪财之~。 ⒊中央,居中的中~∷~∮~。圆~。 ⒋星宿名,也叫"商"。二十八宿之一。 ⒌ ⒍ ⒎ ⒏ ①气量,胸襟。 ②志向,抱负。 ⒐ ①感觉、情绪、思维等活动的总称。 ②人的想法、内心活动情况他的~理状态好吗? ⒑ ①出自内心的,真心实意~腹话。 ②〈喻〉要害,严重~腹之患。 ③〈喻〉亲信的人这人是他的~腹。 ⒒ ⒓ ⒔ ①做了坏事或错事常常惊怕做贼~虚。 ②气馁,缺乏自信。
"慵"字解释:慵 (形声。从心,庸声。本义懒惰,懒散) 同本义 行旅畏威慵举步,佳人怕热懒登台。--《封神演义》 又如慵妆媚态(因困倦懒梳妆而显出的娇媚姿态);慵妆髻(比较随便地挽成的偏垂发髻);慵困(懒散困倦);慵眠(睡懒觉);慵馋(好吃懒做);慵来妆(古时女子一种娇媚的梳妆) 用同庸”。平庸,庸俗 恐失英雄手,反惹慵夫刻画舟。--李开先《宝剑记》 又如慵人(庸夫,平庸的人) 慵yōng懒,困倦晚节~转剧。~极思睡。
"意"字解释: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意,志也。--《说文》 心之所谓意。--《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通其意。--汉·贾谊《过秦论》 中有真意。--晋·陶渊明《饮酒》 不快我意。--明·魏禧《大铁椎传》 无意则已。--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蔡伦立意造纸。--《齐民要术》 醉翁之意不在酒。--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其意深长。--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文章大意;词不达意。亦指念头,想法。如意投道合(心意投 意yì ⒈心思心~。用~。 ⒉心愿满~。愿~。 ⒊料想~想。~外。~图。出其不~。出乎~料。 ⒋情味~味。春~。酒~。 ⒌见解~见。立~。同~。 ⒍义理言简~赅。 ⒎志气,气概~志。~气。 ⒏怀疑人有亡鈇者,~其邻之子(鈇斧子)。殪yì〈古〉射死,泛指死。 意yī 1.叹词。
"懒"字解释:懒 (形声。从心,赖声。本义懒惰) 同本义 懒,懈也。怠也。一曰卧也。--《说文》。字亦作懒。 吾少懒学问,晚成人。--《宋书·范晔传》 又如懒待(没有精神和兴致);懒怠(懒于做某种事);懒得(不想,不情愿);懒残和尚煨芋(唐衡狱寺和尚明瓒禅师,性子懒惰,常吃别人剩食,因号懒残。李泌在寺里夜读访他时,他 正在牛粪中煨芋,并送半个芋头给李,叫他小心不要多讲话,去做十年宰相◇果如其言) 疲惫 懒(嬾)lǎn ⒈怠惰,不肯用劲做~惰。~人∶吃~做。[懒得]不愿意,厌烦~得出门。~得再说。 ⒉疲乏全身发~。 懒lài 1.嫌恶。参见"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