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疼痒
是疼是痒都不知道。比喻不体贴,不关心。
不知疼痒
读音(发音): bù zhī téng yǎng
详细解释(意思):是疼是痒都不知道。比喻不体贴,不关心。
出处(典故):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便是留守相公自来监押時,也容我们说一句。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办!”
示例: 无
不知疼痒成语接龙
成语"不知疼痒"逐字解释
"不"字解释: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知"字解释: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知,识也。--《玉篇》 知汝远来应有意。--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心徹为知。--《庄子·外物》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史记·留侯世家》 不知何氏女。--《后汉书·列女传》 又 日知基所亡。 汝亦知射。--宋·欧阳修《归田录》 不知几千里。--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知其不可而为之。--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风(知道情况 知zhī ⒈晓得,明了~晓。~道。~己~彼。 ⒉使知道通~。告~。 ⒊感觉,认识到~觉。 ⒋见识,学识,学问~识。求~。真~。 ⒌了解相~。〈引〉相亲新~。~己。~音。~心人。 ⒍主持,主管~县、~事(旧时指县长)。 ⒎〈古〉通"智"。聪明,智慧。 ⒏ ⒐ 知zhì 1.聪明;智慧。 2.姓。春秋时晋有知罃。
"疼"字解释:疼〈动〉 (形声。从疒,冬声。本义痛) 同本义 (仅表示身体上的难受) 疼,痛也。--《广雅》 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灵枢经·刺节真邪》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白居易《嫽绫》 又如疼痒(痛痒) 疼爱 满庭花落地,则有谁疼?--孟称舜《桃花人面》 又如疼热(疼爱,爱护);疼顾(关心照顾) 疼téng ⒈痛~痛。头~。 ⒉喜爱,痛惜~爱。奶奶~她。
"痒"字解释:痒 (形声。从疒,养声。本义一种皮肤不适、引人欲搔的感觉) 同本义 形容某些难以抑制的强烈愿望 花前技痒又成诗。--宋·陆游《还东》 又如痒滋滋(形容按捺不下某种兴奋的情绪);痒酥酥(形容产生某种难以压抑的强烈愿望;形容轻松愉快的感觉);痒处(指心里怀的强烈愿望或身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痒(皐)yǎng皮肤或粘膜受刺激需要抓搔的一种感觉搔~。不痛不~。身上直~ ~。 痒yáng 1.忧思过度所成之病。 2.受损害;损害。 3.通"疡"。痈疮。参见"痒疥"。